小学借读生有学籍吗

如题所述

小学借读生是有学籍的。借读生是指通常由于户口,成绩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籍(或户籍)与所在学校(或所在地)不一致的学生。

“借读”有两种理解:

1、学生的学籍在甲校而在乙校就读,则为借读。

2、学生的户籍在甲地而在乙地就读,则为借读。

一般来讲,第二种比较普遍,因为涉及到升学政策的问题。

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013年9月1日起,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将建成投用,届时每名中小学生都将拥有一个终身使用的学籍编码,该系统学生的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实行一次采集,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实现每名学生编码全国唯一,终身使用,对学生进行电子身份管理。

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构建覆盖全国的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每名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对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

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全国中小学学生(义务教育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信息管理模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模块、校车管理模块。

扩展资料:

借读

1、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和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现有情况,经校长批准后,方可在该校借读,借读学生按上级规定收取借读费。

2、对于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按有关政策办理。

3、借读学生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回户口所在地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经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校长批准后可在该校参加毕业考试。

4、学生要求返回户口所在地考学时,学校及时给学生办理相关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小学借读生学籍不能办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具体通知如下:

八、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扩展资料:

安徽省教育也作出了同城范围内(含县域内)的普通高中学生严禁借读的要求,相关通知如下: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3、切实规范招生范围。普通高中的招生工作实行市级统筹。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范围、招生时间。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省辖市招生。各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应由属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民办学校办学规模合理划定招生范围,以学校所在地生源为主,享有与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同等的招生权利,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招生。

所有学校(含民办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进行统一招生,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严格公参民学校招生管理,严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混合招生;不得录取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未填报普高志愿的学生。

同城范围内(含县域内)的普通高中学生严禁借读。民办普通高中跨省辖市招生的,应向社会公告经批准的年度总招生计划和跨省辖市招生计划,并按计划招生。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普通高中(含筹设期间)不得参与招生;年检不合格的民办普通高中,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做出相应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第2个回答  2013-12-25
没有。借读的学籍在原学校。但进9月日后,全国学籍号联网,可以把学籍转到新的学校。
第3个回答  2013-12-25
有的,省内必须办理转学手续,省外不用,学籍重新办理。
第4个回答  2013-12-25
借读生没有学籍的其学籍应该在原来的学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