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天上飘,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如题所述

因为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空中压强减小,水的凝固点会升高而大于0℃,凝结到一定程度才会变成雨下降。

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并将其反射回地面,这有助于使地球保温。但是云同时也将太阳光直接反射回太空,这样便有降温作用。哪种作用占上风取决于云的形状和位置。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充足;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着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汽化),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扩展资料:

颜色分析

天空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云,有的洁白如絮,有的是乌黑一块,有的是灰蒙蒙一片,有的发出红色和紫色的光彩。这里面,云的厚薄决定了颜色,我们所见到的各种云的厚薄相差很大,厚度可达7-8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

有满布天空的层状云,孤立的积状云,以及波状云等许多种。很厚的层状云,或者积雨云,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很难透射过来,看上去云体就很黑;

稍微薄一点的层状云和波状云,看起来是灰色,特别是波状云,云块边缘部分,色彩更为灰白;很薄的云,光线容易透过,特别是由冰晶组成的薄云,云丝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带有丝状光泽,天空即使有这种层状云,地面物体在太阳和月亮光下仍会映出影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大家都知道云是由水蒸气以尘埃为核心凝结成小水滴组成的,水滴们对光的折射不均匀使云不完全透光,一片体积1~2立方千米的云,质量可以达到几吨重,但是由于云的体积非常大,它所受的浮力也很大,而且空气的流动产生上升气流托住了云,所以它不会掉下来,但是如果温度突然降低,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会使得云朵内的小水滴体积变大,当水滴大到气流不足以支持它的重量时,它就会落向地面,于是~~~下雨了.
所以说,一定条件下云是会落到地面上来的,只是变了模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2-24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掉下来就你也看不到啊!
第3个回答  2020-12-28

为什么云那么大,但是不会掉下来呢?原视频:YouTube @Science Drea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J67ZFeH5w&feature=youtu.be

第4个回答  2014-02-24
下雨的时候就是云掉下来的时候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