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悫堂是什么意思,还有相关资料!

如题所述

刘传思(1712-1772),字冠述,号著斋, 清朝国学生,任职州司马,住地为当今广西北流市塘岸镇塘肚村,翰堂刘氏7世祖。据考证,在当今广为认同的刘氏世系中,传思公为源明144世、刘邦70世、开七11世祖。
溯自始祖泰公于明嘉靖年间由江西安远县杨家寨黎木社庄(当今之江西安远县鹤子乡鹤子村)迁徒广西北流塘岸之翰堂,并约于1550年与该村朱氏成婚,至今已有450余年。由1世至4世(1550-1628),经历约78年的辛勤创业,家业虽已有一定基础,但始终是农民阶层。到了5世、6世祖(1628-1731),经济日益进展,在文化层次有了突破,有了庠生及国学生,但没有官员,没有建祠堂,没有修族谱,祖坟是土坟, 这是宗族中最引以为憾的大事。这一时期长达103年之久。往下到了7世祖(1731-1772),家族的文化、经济及政治地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不但有数量更多的庠生及国学生,而且开始有了在政府任职的官员。
公为当时翰堂刘氏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一员,对先辈极为孝顺 。为了光宗耀祖,公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分别为祖父琨策以及父哲言捐州同职并再加五级,直达正四品官阶,诰授中宪大夫;祖母龚氏及母招氏均诰赠正四品恭人。又过了两年,直到乾隆三十六年(1771),公方为自己捐了同样等级的正四品官,诰授中宪大夫,妻陈氏,梁氏均诰赠正四品恭人,庶配黎氏,例封六品安人。
公与族人一起 于1755年重修元圭山始祖墓;1759年创建了供奉4-5世祖的祠堂--敦睦堂;设置祭田、 劝学田、书籍田,购置池塘等不动产作为祭祀、维修祠堂及奖励读书的基金。
公生平秉性慷慨,急公慕义,敦睦乡邻,热心慈善事业。乾隆戊寅(1758),乡间大荒,饥民相枕。公日煮粥以济饥者,乡邻里党,存活甚众,乡人甚为感激,政府奖其为乡型模范。其它如建同乐桥,修筑城墙等工程,也极力赞助。家庭之间,纯孝恳至。

公有五子。原配陈氏(1710-1733),无子。 继配梁氏(1715-1746),生二子:漳、文渊。庶配黎氏(1715-1786),生三子:冲、洋、文澜。
公与陈梁二妣合葬本县六麻镇南山村,土名屏山祥云岭,离家八十里,坐辛向乙兼戌辰分针。据1827族谱记载,墓左右各竖诰轴碑一座,墓前立石兽四对,山旁周围立有界石十二条,墓前屏山口岭脚路旁建竖神道碑一座;这些建筑,除坟墓还保存外,其余均已遭到破坏。黎妣墓地塟塘肚村爱悫堂后丹凤岭坐辰向戌兼巽乾分针,灰坆石碑 。
公之祠堂名为著斋刘大夫祠,又名爱悫堂,位于当今的塘肚村,乾隆癸卯(1783)开始修建,历时三年建成 ,俗称镬耳楼,距今已有220多年。 它的建筑造型、雕塑,壁画,雕刻,均有较高工艺水平,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是一座难得的清朝祠堂建筑文物。
翰堂刘氏第十四代孙刘业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8
悫是诚实,谨慎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