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么处理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学生

如题所述

一、施之以爱,融化冰雪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它可以融化冬天的寒冰、开启紧闭的心扉、耕耘荒芜的田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只有通过孩子们的理解、认同后方能起到作用。再说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低下,思想表现差的学生,他们形成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的。存在的内因有:基础差,自控能力差,脾气性格暴躁等。外因有:社会、家庭、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等。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作详细分析,按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方案,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他们中有的是在学习上多次遇到困难而厌学的,有的是在个别老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中受到心里伤害,产生抵触情绪,或导致心里扭曲,对学习失去兴趣......只有找准了突破口,然后把握最佳的教育契机,对症下药,施之以爱,方能药到病除。如马强,从小父亲离异,父亲把他过继给大伯,自己长年外出打工。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的他,又常受伯母的虐待,幼小的心灵于是便封闭起来,久而久之,造成性情怪癖、玩劣,学习成绩极差,经常惹事生非。在一次生病无人照顾时,我把他接到家里,细心照料、百般呵护,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好。他曾用那双虽幼稚却复杂的让人难以读懂的眼神盯着我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把他揽到怀里说:“因为你比别的孩子失去的多,我要把你却少的那份爱补回来。”其实我心里清楚,是出于对他的同情和教育者的那份责任。他身体康复回到学校他后像变了一个人,懂事很多。我们班漂亮的黑板擦还是他亲手缝制的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在童年是最需要关爱的,孩子如果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变成对善恶无动于衷的人。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种教育手段,能在孩子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的确,只要给学生施以更多的关爱与呵护,“冰雪”也会容化的。

二、赏识教育,培养自信

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与优点,即使最不听话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的地方。随意而无端地给学生扣上一顶“不听话”、“蠢笨”的帽子,实在有失客观公正,更是对孩子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其优点并进行放大,以便形成良性效应。给他们营造宽松的环境,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勇气,使他们体验赏识的滋味及成功的喜悦,从而和他内心原本积极向上的愿望结合起来,就更加强化了前进的动力,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三、坚持不懈,良性循环

一个人的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尤其是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要让他们的不良行为彻底转变,单凭一时的心血来潮抓一阵子,就会功亏一篑、劳而无功。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因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好的习惯会不时冒出来好习惯与坏习惯会会不停地反复。已进入状态的学生,需要我们及时地、更深入地引导,不断形成良性循环。前面提到的马强,刚转变不久又迷恋 上网。我不断找他沟通,告诉他有关危害,并强调他和以前相比有较大的进步,如果在杜绝玩游戏就更棒了,还让他担任宣传委员。对他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我都给予充分肯定。从这以后,他虽偶有反复,但毕竟一天比一天好,后来他不仅戒掉了网瘾,还劝说其他同学远离网吧,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医生最挂念的是危重病人,母亲最担心的是弱小的孩子。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就应该用医生的责任心、母亲的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是冰雪也会融化,顽石也会打磨成一件精美的物品,到时候还愁坏孩子不会变好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0
学生调皮是好事,现在不是经常流行什么感恩教育么,我想老师也应该这样,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体罚或者什么的,这只能给学生更多的逆反情绪,教育孩子应该很重视心理教育,有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有更好的生活啊,
第2个回答  2013-06-10
现在的学生也是有思想的,1得让他服你,让他觉得你身上有他所佩服的地方!2得感动他,通过事情来感化他。这样就有助于管理了
第3个回答  2013-06-10
私下个别谈话,和调皮学生约法三章,让学生觉得你给他面子,这样课堂上就不太会捣乱。不要说大道理,多鼓励激励。记住: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http://www.5ifs.com.cn/ http://www.qqfzbj.co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