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到底什么叫"临时工"?临时工与正式工有哪些不同?(主要是指机关和事业单位)

如题所述

好。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政府机关内部通常所谓“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区分问题。应该讲从法律上来说实际上政府内部并不存在所谓的“临时工”,所有临时工都是以“劳务派遣合同”的形势存在的。之所以会有“临时工”一说,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与“正式工”有所区分而言,硬要下定义的话,基本上可以说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上班,而没有公务员编制或事业编制的人员,不管签订的是多长时期的合同,那都叫“编外人员”,就通俗的说法来讲,“编外人员”的概念等同于通常所谓“临时工”。
第二个问题,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区别。简单讲,二者之间有严重的不平等,不光是不能同工同酬的不平等,而且是人格和地位上的不平等。
1.两者来源不同。正式工(即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取编制而上岗工作,临时工(编外人员)是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外的考试招考,或者不干脆通过考试而直接录用的。
2.两者不可能同工同酬。在干活方面,临时工干的活是公务员的四倍五倍,拿钱的时候连四分之一五分之一都不到。局外人可能会认为,临时工都是干没有技术含量的活,而正式工都是有技术有文化的人,那这样自然很合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不是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差距,只是身份和地位的差距。论技术含量和文化层次,可以说临时工远远超过公务员,因为大多数公务员都在45岁以上(虽然每年都在招考年轻公务员,但是年轻公务员在机关和事业单位里的总数实在微不足道),连电脑如何使用都不知道,而临时工多为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精通现代化办公。有时候,个别公务员甚至连续多日不上班,也不会被扣一分钱奖金,而临时工如果迟到,都会像企业一样受到扣奖金的处罚。
3.两者在身份地位上不平等。在发福利方面,分量都是计算好了的,比如过节福利,每个公务员发一箱(大约4瓶)食用油,则每个临时工最多只发一瓶食用油,在这些等级差方面时刻让公务员体会到优越感。在物品使用方面,有类似周代的“僭越”法则,就是说有些私人物品在舆论上只允许公务员使用,不允许临时工使用。比如说临时工如果开车上班,哪怕开的是个很便宜很省油的小车,都会遭受公务员的非议,意思是小小临时工居然敢开车上班,这是跟身份不对应的行为。此外还有婚姻身份等级方面,临时工和公务员谈恋爱基本上是绝对的笑话,如果双方执意如此,那在圈子里也是绝不能被容忍的,临时工自然不说,连涉事的公务员也会背负骂名。这些跟历史课本上的奴隶制社会非常相似。
4.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可能实现身份互转的机制。与私企不同,部分私企的规定是临时工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即可与正式工同工同酬,而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此法不通,因为想要成为正式工(获取编制),除了通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考试,别无任何办法。同样,正式工也不可能成为“临时工”,因为编制一旦拿到,即告终身享有,是名符其实的“金饭碗”,除非身为领导人员犯重大错误为“双规”,一般的工作不努力或失职都不可能导致失去编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