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于雪漫的这本书我是没有抱多大的期待的,因为之前看过她零星的几本小说,对她作品的印象总是停留在懵懂悸动的青涩故事,写来写去不外乎中学男生女生的情感纠葛加上家庭问题,迎合了十几岁学生的心理,但可读性确实不强。不过读完这本书,那段已经尘封的中学岁月,似乎又在脑海中被唤醒了,一点点鲜明起来。 书中还是可以看到似曾相识的故事,跟爸妈关系的处理啦,同学之间的友谊要怎么保持啦,喜欢上某个男生怎么办啦,这些都是我们也曾经历过的躁动青春期里的一件件天大的事情。 跟这些人比起来,我的teenage似乎也没有那么多的坎坷(除了学习上遇到的)。以前初中的时候(尤其是初三),班上一些比较要好的女生会相互写信,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们会去买一本本的信纸,把每天的心情用或是娟秀或是洒脱的笔迹妥帖地写好,把信纸折成各种形状,送到对方手里。我们都是重点初中的学生,老师学生眼中的乖孩子。大家无非是抱怨一下又有好多作业要做呀,最近又有谁出新专辑呀,班上谁和谁又有什么小八卦呀,似乎对某某有种特别的感觉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那些渺小却又惊心动魄的疯狂,那些曾经在岁月中发出巨大回音的琐碎的苦恼和欣喜,通过别人的聆听,会让你收获一份尊重与信任。 初中那会我曾有段时间是《少女》杂志的忠实粉丝。那时的《少女》还是辫子姐姐郁雨君主编的(花衣裳组合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慢慢扩大影响力的)。杂志里面有很多我们那个年龄段的女生喜欢的内容,纯情故事啦,臭美频道啦,搞笑段子啦。我还记得当年收到辫子姐姐从上海编辑部寄给我的一张卡片的时候,望着信封上那个上海的邮戳时我那个激动啊。现在上了大学了(转眼也快毕业了),家里房间的书柜依然会腾出一块空间,整整齐齐地以年月份为顺序摆放着当年买的《少女》。偶尔抽出一两本再读一读,那些故事里的主角永远活在十几岁的时光里,挥霍肆无忌惮的青春,用他们的故事催生了我们的成长。 在这样特殊的年龄段,一个由孩子到成人的过渡时期,Teenagers们开始面临人生中一场场日晒雨淋,生命渐渐由平薄变得有厚度。升学的压力,同辈间的竞争,被唤醒的萌动,家庭的问题,社会上的热点,与正在成长的心灵发生电光火石的碰撞,即使他们的心有再大的空间,也承受不了如此种种外界的冲击。我想,人的一生,总是需要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个博客,或许是一个自己才知道地址和密码的邮箱,有没有回应是另外一回事,起码它可以随时接收你心里翻腾的各种明浪暗涌,不让它们有一天决堤泛滥。小学的报纸上有知心姐姐信箱,大人们有连岳和庄雅婷,而中学生们,无论是书架上一本青春杂志,中学时光里的一纸书信,还是通过邮件或者电话传送出的一份倾诉,都能让每一份情绪都能得到释放得到安置。 现在的我们都已经在不同的大学里慢慢长大,即将以社会新鲜人的身份去继续人生的征程。或许那些陪伴过我们的人和物现在已经不知散落到何方,但是感谢成长的岁月中的这些人那些事,我们携手相伴,磕磕绊绊走来,一起走过那段摇摇欲坠的时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