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学生看的王实甫的西厢记txt,不要文言的那种,要白话文的,越简单越好。谢谢!

如题所述

这种的?

张生若有所失,一步三回头地出了寺门,看看周围的一切,想起了春间初游的情景,山门依然是旧时的山门,景物还是当日的景物,不过是盎然春意换成了肃杀秋光。看着碧蓝的澄空飘荡着缕缕白云,墙边林间开遍了金灿灿的黄花,飒飒的西风,一阵紧似一阵,真像那老夫人紧紧催迫一般,让人从身上直冷到心头。从北边飞过来排成“人”字的大雁,哀声啼叫,飞向南天。前面一片枫林,好似醉人的脸庞,是谁把它染红了的?那都是别离人儿伤心的血泪啊!张生睹物伤情,不住地叹气。

琴童放下行李,把马牵到了张生身边,说道:“相公,上马吧!”

张生此时无限惆怅,带着满腔伤感,跨上马背,也不挥鞭,任着马儿脚步,缓缓而行,真是“马迟人意懒,风急雁行斜”。不知不觉,已到十里长亭。

长亭,始自秦汉时代,沿大路每隔十里,就在路边造一所凉亭,以供行旅的人们休息,也是送别的处所。后来,每隔五里也设一个亭子,叫做短亭。北朝庾信的《哀江南赋》中说到“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李白的《菩萨蛮》也有“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句子。今天大家就在这里分手。

张生下了马,琴童放下担子,接过马缰绳,把马匹系在一棵柳树上。这里没有别的建筑物,仅有一座孤零零的凉亭,亭子是四角形砖木结构,十分简陋,亭中除了中间一张石桌,围了四条石凳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处在这萧瑟秋风中,更显得凄凉。加上亭内立着个断肠人,其凄凉更添十分。张生在此等候了好久,真是度时如年。

正在张生凄惶徘徊的时候,老夫人和小姐乘着油壁车来了。

今天老夫人用了两辆车子,自己带了春香坐一辆,小姐和红娘同乘一辆,其他仆妇丫环一个也不带。饯行的酒菜,装在食盒里,就放在车上。小姐坐在车中,珠泪不断,简直是肝肠寸断,死别生离。她恨和张郎相见得太急,怨张生归去得太快,长亭外古道边千万条长长的柳丝,也难以系绾住张郎的白马儿。张郎的马儿慢点走吧,我这辆车怎么不快点儿行啊!可恨我娘亲,在家里有意磨蹭到此刻才动身,我真恨不能拜托枫树林梢挂住那已经西斜的太阳,不要那么快地落到山后。我和张郎刚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开始品尝这别离的滋味。我自从听到了一声“去也”,腕上的金手镯立刻松动:望见了那十里长亭,玉肌冰骨顿时清减。这种痛苦,有谁能知道呢?在家动身时,红娘还问我今日为什么不打扮?唉,这丫头哪里知道我的心啊!看到了安排好去送行的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地生气,哪里有这份闲心肠去打扮得娇娇滴滴像花朵一样呢?送别张郎以后,我就准备着被儿枕儿,干脆昏昏沉沉地睡,那衫儿袖儿上承受着重重叠叠的泪水,只能悲悲切切地把书信儿寄。

红娘想,小姐和张相公此时一定悲伤万分,一对好夫妻,今天要生离死别,这积世婆婆实在缺德,看来她不达到赖婚目的是死不瞑目了。今天的长亭,也许又有什么新花招使出来,唉,小姐和张相公的命也真苦!

法本长老带了法聪也赶到长亭为张生送行来了。

车子在长亭外停下,春香和红娘把老夫人和小姐先后扶下车来。

张生见老夫人和小姐到了,连忙以小辈见长辈的恭敬态度,抢步上前,拱手行礼,说道:“岳。。”

老夫人见张生要叫她岳母,这可不行,我根本不承认你这个女婿,今天给你一叫,名分定了下来,将来赖起婚来又多一层麻烦,不行,赶快堵他回去。说时迟,那时快,慌忙截住道:“张先生,老身还礼了。”

张生此时,又气又恨,又羞又窘,分明不承认我这个女婿,一时行礼也不好,不行礼也不好,只得低下了头,垂袖而立。

红娘在旁看见,心想老夫人硬生生把张相公那声“岳母大人”给堵了回去,赖婚之心不死,而且比上一次更阴险毒辣。可一时也顾不得细想,和春香赶忙把车上带来的酒菜安放在石桌上。这时,长老也到了。

长老道:“阿弥陀佛,老夫人早。”

老夫人道:“长老也早,有劳长老了。”

长老道:“阿弥陀佛,老夫人相召,老衲岂敢不奉陪?何况老衲与张先生谊忝知交,亦理应相送。”

有夫人自己居中坐下,石凳上早就铺好坐垫。说道;“长老请坐。”

长老道:“阿弥陀佛,老衲谢坐了。”说罢坐在老夫人上手。

老夫人道:“儿啊,你也坐下了。”

小姐正在生气,娘啊,你也太过份了。你既然把女儿许配给他,他就是你的女婿,叫你一声岳母大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你凭什么不让他叫,把它半道上堵回去,真是岂有此理!分明你根本不想把我许配给张郎。看看张生孤凄地站在亭子外面,心里更为难受,唉!张郎受委屈了。现在母亲命她坐,她就呆呆地在老夫人下手就坐。

老夫人见女儿已坐定,才对红娘说道:“红娘,去请张先生进来赴宴。”红娘道:“是!”走出亭子,只见张生站在那里唉声叹气,迎风洒泪,他被老夫人当头一记闷棍给打昏了,真可怜。遂柔声道:“相公,老夫人请你赴宴。”

张生回转身来,低声说道:“是,遵命!”其实张生离亭中的石桌不过几步距离,只要轻轻唤一声,就能听到。老夫人却让红娘去请,表面是表示敬重,实则是见外,根本没有把张生当作自家人相看。按照张生的脾气,这个宴会是不愿参加的,几次三番戏弄侮辱,铁石人也会恼火,所以虽然说了声“遵命”,身子却没有动。

红娘想,老夫人不认张相公为亲戚,我来替你认,说道:“张相公,来吧,自己亲戚,何必客气啊!进来坐吧!”

张生听红娘这么一说,觉得不管如何,看在小姐和红娘面上,且忍一时之气。说道:“多谢红娘姐姐。”

老夫人心里十分恼火,红娘这小贱人乱开腔,我没有把穷酸当亲戚,要你去认!算了,反正你认你的,我不认我的,说道:“张先生请坐。”

张生很不自在地在老夫人对面唯一的空座上落座,说道:“多谢老夫人!”坐下后,偷眼望了望小姐,只见小姐花容憔悴,泪流满面,一夜没有见,玉人儿竟变成了这个样子,往后将如何过日子呢?不觉一阵阵心痛。

老夫人道:“红娘,拿酒过来,代我敬张先生一杯。”

红娘奉命执着酒壶到张生面前满斟一杯。

老夫人道:“请先生满饮此杯!”

张生对着酒杯看看,再向老夫人望望,心想这杯酒是否又是赖婚酒,不能喝,说道:“晚生蒙老夫人长亭饯别,已不敢当,今复赐酒,愧不敢领。”老夫人道:“先生不必太谦,岂不闻恭敬不如从命,先生请饮此杯,老身有句话要奉赠于先生。”

张生想,有话你尽管说,酒我是不喝,说道:“老夫人有良言教诲,晚生洗耳恭听。”

红娘看了,心中暗暗好笑,这傻角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吸取了赖婚宴上的教训。其实今天的这杯酒,喝与不喝都一样,老夫人不会再让小姐叫你救命的哥哥了。现在不是怕这饯行宴上的赖婚,而是万一你相公考不中时的赖婚。但愿相公此去争争气,捞个状元回来。

老夫人见张生不肯喝酒,也不再勉强,说道:“先生,老身有一言奉告。昨日老身已将女儿许配给你,你要发愤苦读,拔取头筹,不要辱没了我崔家的门第,不要辜负了我女儿对你的一片心意。所以先生此次上京赴考,不仅仅是你个人的得失,更关涉到我崔家一门的荣辱,希望先生好自为之。”张生道:“是,晚生托庇老夫人之福,凭着自己胸中之才,夺魁首、得官职易如拾芥。”

老夫人道:“先生,自古功名无凭据,也有文章虽好,时运不济的,还得靠祖宗积德,自己修身。希望你不要迷恋眼前的温存,安心去夺取金傍第一人。先生,此次如果名落孙山,空手归来总是不好的吧!”

张生怔住了,还没有考试先听到如此不吉利的言辞,她是存心咒我考不中吧,气得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这,这。。”

老夫人道:“老身所言,无非是激励先生,戒骄戒躁,大展鸿图,原是一番好意,请先生三思。”

长老在旁说道:“阿弥陀佛,老夫人所言极是,张先生决不是落后之人。来,先生饮了老夫人所敬之酒,老衲也要借花献佛,敬你两杯哩!”

张生道:“多谢长老,小生担当不起。”说罢,把红娘斟的那杯酒一饮而尽。

长老拿过酒壶,亲手在张生的酒杯里斟满了,说道:“阿弥陀佛,这一杯祝贺先生连科及第,金榜题名!”

张生道:“多谢长老。”举杯一饮而尽。

长老又斟了一杯,说道:“这第二杯酒是祝贺先生衣锦荣归,完婚团圆。”法聪在旁说道:“相公,师父说得很对,这杯是成双酒,不可不饮!”

张生道:“好,多谢长老,多谢法聪小师父。两位深意,小生感铭肺腑。”说罢,就把第二杯酒饮了。

小姐在旁,二直不住地长叹,在这西风起黄叶纷飞的季节,长亭外烟霭凝寒,衰草凄迷,我侧身枯坐,蹙额愁眉,形容憔悴,见张郎也是泪珠在眼眶里转,却不敢掉下来,恐怕别人知道,或猛然间把头低下,长长地叹口气,假装整理衣衫。虽然日后会成为佳配,但不知哪年哪月,空蹉跎了大好青春,怎么不令人伤心呢!仅仅是昨晚到今天,我总是神不守舍,杨柳腰围都清减了。今后那漫长的相思日子,教我如何过呢?

老夫人看在眼里,心想让女儿也去表表心意。见长老敬酒已毕,对小姐说道:“儿啊,与张先生敬酒!”

小姐听了,心里十分生气,哪有让女儿叫丈夫为先生的?第一次赖婚时,还让我称一声哥哥,这次倒好,连兄妹之情都剥夺了,索性变成了外头人。母亲啊,你的心也太狠了!她端起酒杯,让红娘斟满了,颤巍巍地捧到张生面前,低声长叹道:“请饮此杯。”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心想,我和你亲热还没个够,分离倒来了,回忆起前一晌的私情蜜意,昨天才许婚,今日就别离,我曾经深刻地领略了这两天相思的滋味,哪料到这别离的痛苦更增加十倍!

张生见小姐来敬酒,慌忙站起来去接,想和小姐说几句话,可是老夫人在一侧虎视眈眈地盯着,虽有千言万语,也被吓了回去,只有默默而视。小姐见张生不说话,倒有点埋怨起张生来了。心想,你我都年纪轻轻的,却这样随随便便地远别了,你的情太薄,容易抛弃。你全不想你我腿压着腿,脸贴着脸,手握着手,头挨着头的亲热劲。你到我家来做相国女婿,靠我了做妻子的荣华,你做丈夫的也照样尊贵,只要能够夫妻在一起好似那并头莲,比状元及第强得多了。

老夫人见他们两人敬酒,一个递的不放手,一个接的也拿着酒杯,两个人共捧着一只杯子,既不喝酒,也不说话,只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说道:“红娘,替张先生敬酒。”

红娘道:“遵命!”就拿起酒壶,走到张生面前,说道:“相公,把小姐手里的酒喝了,红娘奉老夫人之命,给你敬酒来啦,相公,这是红娘敬的。”小姐把酒杯递给张生以后,叹了口气,唉!敬酒也敬得太急了,只让我们对面看了一会儿,马上就要别离了。若不是老娘亲在旁边监视着,我一定要学学孟光,给他个举案齐眉,虽然只是这短短的一时半刻,也总算是我们夫妻同桌吃了饭。现在只能在眼里传递情意。想想这种痛苦的场面,我差一点要变做望夫石了。

张生接过红娘的酒杯,说道:“多谢红娘姐姐,姐姐的大恩大德,小生铭记在心,来日再报。”说罢,一饮而尽。

红娘道:“小姐,你早饭也没有吃,就在这里喝一口儿汤水吧。”

小姐道:“红娘,什么汤水,我还能咽得下吗?”这些酒和菜,尝尝味道好像还不如土和泥;土和泥还有点土气息,泥滋味。那些温得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寡昧得像白开水,其中多一半还是相思泪。面前的茶饭实在懒得去吃,肠胃中已塞满了愁和恨。为了蜗牛角上的虚名,苍蝇头那么大的微利,把好鸳鸯拆散在两边,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不住地长吁短叹,泪水涟涟。

老夫人看着女儿哭得可怜,把她的铁石心肠也哭软了,她知道有她在旁边监视着,这一对苦人儿纵有千言万语也不会说半个字儿的,还是走开吧,让他们去说些体己话,在这光天化日之下,谅他们也不敢再做那些越礼的丑事。遂道:“春香,套上车儿,我们先回去。红娘,你侍候好小姐,随后回来。”

红娘听了,欢喜非常,这积世婆婆大发慈悲起来,倒是出乎意料,忙道:“红娘遵命,随后马上就回来。”

长老也向张生告辞,说道:“阿弥陀佛,老衲也要告辞了,别的话也不用多说,老衲在荒寺内准备买登科录来看先生的好消息,那办喜事的茶饭是少不得老衲的。哈哈哈!先生,一路上小心,鞍马上要保重!”说罢合十作别。

法聪道:“先生,法聪也要告辞了,祝先生飞黄腾达,独占鳌头。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阿弥陀佛!”

张生连忙还礼,说道:“多谢长老,多谢法聪小师父,小生一定不负二位期望。”说罢,深深一揖。

长老带着法聪,跟在老夫人的车子后,回寺而去。

此时的长亭,石桌上杯盘狼藉,只剩下张生、小姐和红娘三个人,冷清清的格外凄凉。

小姐在想,现在已是夕阳西下,远山横翠,马上就要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了,不知张郎今晚投宿在何处,叫我在梦里也难寻觅。讲几句知心话吧,可是千言万语,从何说起呢?总以为昨日内堂许婚,可以朝夕相处了,哪知道相思才开始,真是柔肠寸断,泪水干行。小姐哽咽地说道:“张郎,此去长安,路途遥远,希望你保重身体,在路上要小心饮食。住在荒村时,那里雨露多,要早一些睡。投宿在野店时,那里的风霜重,要起身得迟一些。到了京师,更要小心在意。在这秋风里鞍马旅程,容易疲劳,最难调护保养。张郎,没有人在身边照顾,你一定要自家保重!”说罢,泪如雨下。

张生道:“多谢小姐关切,希望小姐在家,也要善保玉体。”

小姐道:“张郎,不知此去,何日可以归来?奴家敬你一杯。”

小姐的衣衫襟袖上洒满了淋漓的血泪,比江州司马白居易的青衫更湿。

马上就要伯劳东去,燕子西飞,现在是人在眼前,转瞬就是相隔千里。郎君你还未登程,我不得不先问归期。来,满饮此杯!还没有喝,心已经先醉了。唉!眼中在流血泪,心里已成灰烬!只见她强抑悲伤,亲自执壶,为张生斟满一杯,自己也斟了一杯,又替红娘斟满一杯,说道:“红娘,我们一起饮尽此杯,愿张郎早日归来!”说罢,端起酒杯,红娘说道:“是的,相公你要早去早归,别让小姐为你相思憔悴。”也端起酒杯。

张生也端起酒杯,三人一饮而尽。

张生心中万分难受,这个归期我也没有把握啊,我还没有上路,小姐已先问归期,足见小姐对重聚是何等的心切,但我也无法预定,只得说道:“小姐若问归期嘛,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小生此番前去,定要夺个状元回来,不夺状元誓不回来!”

小姐一听,心里很是焦急,你不考中就不回来,叫我怎么办?这也难怪,母亲说得太绝情,说什么“落第了休来见我”,“空手归来总是不好吧”,逼得张郎如此。功名从来无凭据,万一此去考不中,岂不是等于永别了?说道:“张郎,功名从来无凭据,此去不管是得官还是不得官,一定要赶快回来啊!千万不要以为金榜无名就人不归来,要知道奴家在日夜盼望你哩!”张生道:“小生此番进京赴考,一定要夺一份五花官诰来为小姐增添光彩,岂肯辱没了小姐,被老夫人耻笑吗?”

小姐道:“张郎的志气固然可嘉,奴家心领。不过奴家委身于你,只是爱你的人品才华,并不爱你的富贵禄位。夫妻只求能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已经满足了,所以无论中与不中,都要赶快回来。”

张生道:“小姐所言极是,小生此去,若是功名无份,也会立即回来,替小姐画眉。”

红娘道:“相公这就对了,别去听老夫人空吓唬,我才不信你回来老夫人会把你撵出门去。”

小姐此时心中悲痛之极,两行眼泪好像九曲黄河决了口,一腔怨恨把华山三峰压得低了一大截,这份天来大的忧愁向谁去诉说,这相思也只有自己得知,老天爷从来不管人瘦损憔悴。刚才是笑吟吟一同来,马上就要哭哭啼啼各自归。想我回去之后,只能在傍晚独倚西楼,望望那夕阳古道,衰柳长堤,只是难见伊人。就寝时钻进罗帏里,昨天晚上还是绣衾里香喷喷、甜蜜蜜、暖融融欢爱不尽,今夜里却是翠被中孤凄凄、苦丝丝、冷冰冰,只有梦知,禁不住泪眼愁眉。

张生道:“小姐,还有什么金玉良言要嘱咐小生?”

小姐道:“张郎,奴家不忧你‘文齐福不齐’,考不中无关紧要,怕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使奴家有白头吟之叹。我怕你见了异乡花草,又像在普救寺见了奴家一样住下来不走了。你马上就要走了,我也没有什么相赠,口占一绝送给你吧。”言毕,泪眼婆娑,娇啼哽咽,吟道: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道:“小姐,你多虑了,小生之心,唯天可表!想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比小姐更美更多情,小生还敢去怜谁?况且从春天到现在,其中艰难曲折,若非小生一往情深,还能等到现在?你我情深义重,海可枯,石可烂,耿耿此心永不变。小姐的诗章,情味深长,小生谨和一绝,以剖寸心。”说罢,朗声吟道。

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

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小姐道:“张郎,你此去,要经常寄信回来,不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是青鸾有信频须寄,只要有便,我也会不断写信给你的。再叮嘱你一句,希望你牢牢记住,千万不要‘金榜无名誓不归’,一定要回来啊!”

张生道:“小生一定铭刻在心,请小姐放心。”

红娘道:“小姐,夕阳西下,老夫人也回去好一会儿了,我们回去吧!”小姐还是难舍难分。

张生一看天色,再不走,今晚要赶不到宿头了。说道:“小姐珍重,小生就此拜辞!”

此时琴童已把玉骢马牵了来,张生一狠心跨上马背,说道:“小姐,请回去吧!”一挥马鞭,琴童挑了担子,沿着夕阳古道,直奔天涯而去。

小姐肝肠欲碎,呆呆地仁立在那里,眼望着张生的背影,从大变小,青山隔断了送行人,稀疏的树林恶意遮挡,暮霭淡烟也来掩蔽,我的张郎去了,夕阳古道上静悄悄的,只有秋风送过来几声马嘶,我实在懒得登上车儿,为什么来时急匆匆,回去那么迟缓?不由得哭出声来:“张郎啊!”

红娘道:“小姐,千里送行,终须一别,张相公已经远去,看不见了,我们还是回家去吧!”说着,扶了小姐,登上油壁车。

小姐长长地叹了口气,唉!四周围的山色都是愁绿惨碧,夕阳返照更是苍茫凄凉,人间的忧愁烦恼填满了胸臆,估量这些大车小车儿怎么能承载得起啊!

此时的张生奔走旅途,怅然若失,看看天色不早,就对琴童说道:“琴童,我们得赶紧走一程,早些寻一个旅店客寓。”

真是: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追问

这个是啥结局?

追答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这个结局

追问

那赶紧发上来吧!

追答

好了,附件已发,满意请采纳。

八千里路云和月团队为您服务,来自百度贴吧史志不渝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8

载吧,好久之前整理的,找到了

希望对你有用。

追问

这个的结局他俩怎么样了?

追答

还有其他的结局?反正这是按照原来的翻译的,张生抛弃莹莹,做了宁府的女婿

追问

王实甫的应该是大团圆的结局。

追答

对,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代的,中学生了基本可以看懂,我这个当时是为我弟弟翻译的,估计是唐代的版本吧,元代的实在是不须翻译,爱莫能助了

追问

还是谢谢你,你弟弟很幸运有这么好个哥哥

第2个回答  2013-05-18

  你好!

  白话文找不到txt的,你下载一个叫《格式工厂》的软件,自己转换下


  -----------来自知道团队《八千里路云和月》;团队贴吧《史志不渝》吧。很高兴为您答疑解难!

追问

这个有点偏文言的,看不太懂,还是谢谢你了!

追答

这是原文和白话文的合体,是这样的啦。希望你阅读愉快!


不好意思!没上传完。


追问

我下下了看了下,和上面那个没有什么区别,我是想要那种类似翻译的文,我们老师让全文翻译,一点也不会,愁呀。还是很感谢很感谢你!

追答

抱歉!我们好像帮不了你了,哎~~现在的老师、太什么了?下次需要什么小说,尽管找我们团队,有人专门发小说的,可以不要财富值。只要你求助,我们都会尽力!

追问

嗯,太感谢你们了!

第3个回答  2018-03-18
春日是一首诗。
第4个回答  2013-05-18
不知道你的白话是要多白话,不过太白话了里面原来押韵的东西就没有一点意思了,我这里有一份,如果需要将邮箱告诉我。追问

长不长呀?

追答

没有这么白话,不过如果你是学生看这么白话的似乎没什么意义,本来就不难懂的,那些曲子要读原文才有味道。。。

追问

结局他俩咋样了?

追答

没看情节,不是很长,不怎么感兴趣,就看看里面曲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