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怎么处理

资料:07年一月一日,甲公司以3060万元购入一批3年期的到期还本,按年付息的债券,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该债券的票面利率是5%,实际利率是4.28%,面值是3000万元,甲公司将其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于每年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计量,该债券08年12月31日的摊余价值是多少?
溢价购入:应收利息=3000*5%=150万元
利息收入=3060*4028%=130.97万元
07年应摊销溢价=150-130.97=19.03万元
算到这里的时候,07年末支付的利息(每年末支付利息)要怎么处理
这个利息它会不会增加08年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也就是说本来应该是这样计算3060-19.03=3040.97万元这个就是08年初的债券账面价值,但是07年末支付的利息要不要考虑?
还有就是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应计利息应该怎么处理,它跟计算每年年初债券的账面价值有没有影响?谢谢!

摊销债券溢价是债券价格大于票面价值的差额。债券溢价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当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金融市场的通行利率即市场利率时,债券就会溢价。二是受债券兑付期的影响,距兑付期越近,购买债券所支付的款项就越多,溢价额就越高。
处理方法:溢价摊销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摊销法或实际利率法:直接摊销法,又称平均摊销法,是将债券溢价在债券存续期内予以平均分摊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不太精确。其计算公式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额=债券溢价/债券年限实际利率法,是以实际利率乘以本期期初债券账面价值的现值,得出各期利息。由于债券各期期初账面价值不同,因而计算出来的各期利息也不一样。在债券溢价的条件下,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利息也随之逐期减少。当期入账的利息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的差额,即为该期应摊销的债券溢价。这种方法计算精确,但较为复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1-23
07年末支付的利息(每年末支付利息)要怎么处理,--借应收利息150,贷投资收益130.9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9.03
这个利息它会不会增加08年初债券的账面价值--分期付息不会
但是07年末支付的利息要不要考虑?已经转入投资收益不用考虑
还有就是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应计利息应该怎么处理,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实际利率法主要计算摊销的是债券的溢价部分,也就是60万元,所以,跟每年计算的票面利息没有太大关系

应收利息=3000*5%=150万元
利息收入=3060*4.28%=130.97万元
07年应摊销溢价=150-130.97=19.03万元
应收利息=3000*5%=150万元
利息收入=(3060-19.03)*4028%=130.15万元
08年应摊销溢价=150-130.15=19.85万元
应收利息=3000*5%=150万元
利息收入=150-21.12=128.88万元
09年应摊销溢价=3060-19.03-19.85-3000=21.12万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