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属于什么类型的建筑?

如题所述

寺庙属于宗教建筑。
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宗教建筑类型。遍布中国大地的佛教寺庙建筑。尽管佛教是由印度传人中国的,但中国的佛教建筑与印度的寺院大不相同。中国的寺庙深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它们庄严雄伟,精美华丽,和自然的风景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特有的中国佛教建筑特色。
中国古代流行的宗教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还有很多如摩尼教(明教)、袄教(拜火教)、天主教、基督教、本教等。影响最大的是佛教。
1·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传入我国,所建的第一个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洛阳白马寺是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的。根据相关记载,白马寺的平面为方形,佛塔为寺院中心,仿照印度的形式建造,建筑装饰多为佛像。
2·汉末苲融在徐州兴建了浮屠寺,据记载寺院规模很大,楼阁建筑和回廊为中国风格。中国的第一座佛雕像就诞生于浮屠寺中。
3·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于247年来建业传法,建造了建初寺和阿育王塔。
4·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很大的发展,仅洛阳一带就曾建寺院1200多座,我国著名的佛像石窟多数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建造的。北魏的永宁寺是当时著名的寺院之一,由皇室建造,该寺的主体部分由塔、殿和廊院组成,采取中轴线对称布局,中心为三层台基上的九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环绕围墙形成矩形院落。院落的东、南、西三面中央开门,门上都建有门楼。院北是较简单的乌头门。僧舍等附属建筑在主体建筑的后面和西侧。寺墙四角建角楼,墙上有短椽并盖瓦,墙外挖壕沟环绕,栽种槐树。该寺与东汉末期的浮屠寺一样属于前塔后殿的形式。
这个时期有很多“舍宅为寺”的情况,像这种寺院一般利用原有的建筑,成为“前殿后堂”的样式。
此时期的石窟寺还没有脱离印度佛寺的影响,表现的特征主要是:石窟内除了佛像外还有佛塔,火焰形的拱门、束莲柱、卷涡纹柱头。但是寺院布局、木梁柱屋架和很多建筑符号都表现出中国特点。
5·隋、唐五代到宋,是中国佛教大发展时期,虽然其间出现过唐武宗和周世宗灭佛事件,但时间较短,并没有影响整个佛教的发展。
隋唐时期较大的佛寺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方法,按照轴线依次排列山门、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大殿。建筑群的核心已经从塔变为殿,佛塔一般建在侧面或另建塔院。唐代晚期密宗盛行,佛寺出现了十一面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造像,还有刻有《佛顶胜尊陀罗尼经》的石幢。到晚唐时,寺院已经有钟楼的定制,钟楼一般在轴线的东侧,到了明代才普遍在轴线的西侧建鼓楼。五代时候出现了“田”字形的罗汉堂;转轮藏最早出现在南朝,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转轮藏在宋代建造的隆兴寺里;宋代律宗寺院出现了专门的戒坛。元、清两代在西藏和蒙古一带藏传佛教流行,但对中原佛教建筑的影响不大。流行在汉族地区的佛教一般称为汉传佛教。小的寺院称为“庵”(或为比丘尼寺院),大的称寺,更大的在寺院名称前加一个“大”字,如大慈恩寺、大相国寺、大圆满寺等。明、清时期又建立了以四座名山为圣地的道场,所谓的道场就是佛教的普法之地。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
6·藏传喇嘛寺院的建筑一直采用厚墙、平顶的样式,没有受中原佛教的影响。南传小乘佛教分布范围小,在我国西双版纳一带,建筑和中原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7
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
寺庙是佛教建筑之一,汉传佛教的寺庙均是中式建筑风格,藏传佛教的寺庙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
中国南北朝时期兴建寺庙成风。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都城洛阳内外有一千多座寺庙。唐朝诗人杜牧作《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第2个回答  2013-06-13
从建筑分类来说,属于民用建筑。从建筑风格来说,属于中国古建筑。从建筑功能来说,属于宗教建筑。从建筑结构来说,一般都是砖木结构。
第3个回答  2013-06-13
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
第4个回答  2018-09-17
宫殿式的,像皇宫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