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助听器是如何工作的?

如题所述

耳背式助听器长约3~100px,麦克风、放大器、受话器、电池等均组装在机身内,档次较高的耳背式助听器内还有各种声音处理电路。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有的模拟线路的耳背式助听器外壳上有开关、音量调控器、音调调节档、最大声输出调节档和T档等。很多耳内、背式助听器可与外部设备连接使用,如无线调频或红外线接受语训系统等。

耳内式与耳道式助听器的基本构造相似,都由外壳、麦克风、集成电路放大器、电位器、受话器等构成。集成电路放大器由于电子元件的微型化和电子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助听器的集成电路放大器日趋精巧。特别是应用了数字方式处理信号,可以增加很多功能而无需增加额外元件。

隐形助听器的结构与耳内式的基本结构相似,但采用了更小、更精巧的集成电路放大器,减少了对助听器有限空间的占用。这使得隐形助听器做到了佩戴上的隐蔽效果。

除了这些基本的助听器结构以外,再介绍下助听器实现低失真等助听效果的技术。目前助听器大部分都使用数字助听器线路,数字助听器具有以下功能:
1、多通道宽动态压缩,压缩阈值可从30dB起
2、自动降噪功能
3、动态声反馈抑制
4、快慢时程探测器
5、输出自动增益控制和软削峰
6、方向性麦克风,麦克风性能自动匹配
7、多存储器
8、宽范围高低频滤波器
9、低电压、存储器转换提示音
由于数字助听器需要调节的内容多,所以基本上都是可编程的。更多助听器技术的研发和添加,使得助听器的助听效果更好、更符合患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7
你好!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传声器将接收到的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至电路放大器,放大器再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至受话器并转变为放大的声信号。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第2个回答  2019-03-01
传统的助听器组成元件包括:麦克风、放大器、受话器、音量调控器、音频调控、电感、电池。
助听器是先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加以放大后,再转换为声信号,从而将声音放大的。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实现换能器功能的是麦克风和受话器。
一、麦克风麦克风是输入换能器,将声能转变为电能。
二、放大器放大器将麦克风转换好的微弱电压加以放大。
三、受话器受话器是另一换能器,正好与麦克风相反,它将放大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或机械振动,传递到耳道里。转换为声信号的受话器为气导受话器,转换为机械振动的受话器为骨导受话器。
四、音量调控音量调控是一个可变电阻或电位器,用以调节通过放大器的电流,音量随电信号的电阻变化而变化。音量调高,则需要的电流也更多;音量调低,通过放大器的电流减少,使声音变轻。
五、微调电位器在可编程助听器中,通过电脑编程来进行各种微调的调节,使调节更精细准确,能更精细的补偿听力损失。
六、电池一般而言,助听器的增益和输出越大,所需的电池能量越大,相应的电池体积也越大。如果一个电池的能量不足的话,将限制助听器的输出声压。助听器对电池的要求是:体积小、电压恒定、质量可靠、寿命长、对环境无害。如今的助听器电池都是锌空电池(钮扣电池)。
七、助听器的附件可以包括音频输入和电感线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