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里面的军事演习,被打中后面会冒烟,那是什么东西啊

如题所述

军事演习中,都使用空爆弹,就是没弹头的子弹,但这种空爆弹在5米之内仍具杀伤力,可使人毙命.就演习来讲红蓝双反不可能在5米内互相射击,所以也就不会伤人.在一些重要的军事演习中,进攻方会进行实弹射击,但这种实弹射击,对弹着点和攻击一方的进攻路线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进攻一方绝对不会误入或者进入弹着区.一般很少发生事故,实弹射击是为营造实战的氛围和环境,真正体验实战,火炮的攻击和火力覆盖也是这样,在真正的实弹射击弹着点区域是绝对没有人的,机场也是模拟性质的,如需要实弹攻击,全部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撤离.
关于怎样决定胜负是这样的:在军事演习中,组织演习的导演还肩负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裁定胜负.为了使演习达到接近实战的效果,裁判的方法必须科学合理.现代军事演习中,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进行裁判.
定性分析一般用来对红蓝双方{演习双方都有红蓝双方组成}的战术思想、战术手段进行宏观评判。而在具体评判某一场对抗的结果时。为了真实地模拟出战场上部队的战斗力和损耗,导演部必须要运用数学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比如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军一个85加农炮连队1000米外的蓝军坦克阵地进行攻击。导演部会这样运用数学方法来裁决:红军火力为6门85式加农炮,射击时间为5分钟,以每门炮每分发射4发计算,全连共发射炮弹72发.根据<<反坦克火器命中率、毁伤率〉〉可知该抛在1000米直瞄射击的命中率为56%毁伤率为33%根据公式“直瞄火炮发射弹数*直瞄命中率*直瞄毁伤率=击毁目标数”得出红军共击毁蓝军坦克14辆。这样,导演便可对红蓝双反进行具体裁判:红军炮击过后,蓝军防御阵地的14辆坦克被“击毁”退出演习。蓝军士兵宣告“死亡”
但是,这种单一的兵器威力计算无法模拟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因此对抗演习中,需要进行裁判的情况不可能如此简单,遇到参战兵种、武器复杂的情况,导演部是这样裁判的。
比如在一次演习中,红军分队对蓝军高地攻击,那么红军能否夺取该高地呢?导演部首先对双方的火力进行分析计算:红军突击步枪[火力指数1}21支,拌用机枪{火力指数3}3挺,40火箭筒{火力指数9]3具,59式中型坦克{火力指数34}2辆,82无后座力炮{火力指数10]2门;蓝军守备兵力为突击步枪[火力指数1}6支,班用机枪{火力指数3}1挺,40火箭筒{火力指数9}1具,步兵战车{火力指数28}1辆,反坦克导弹{火力指数30}1具,通过计算,红军火力指数为148,蓝军火力指数77.红军为胜利者.对机场和其他固定建筑的攻击,也是根据发射的炮弹数量,自己拥有的火炮型号及数量,参与攻击的士兵枪械和综合指数,得出数据后由导演部宣布胜负结果.
在实际战斗中,火力只是影响胜负的一个因素,因此导演部必须考虑战场综合因素,才能得出结论:红军战斗力=火力指数148*战术等级上策1.3*战术性质进攻1=192.4.蓝军战斗力=火力指数77*战术防御性质2.5*丘陵1.1*防御准备时间1*战术等级下策0.7=148.225.于是,导演部可以做出裁判:红军战斗力综合指数大于蓝军,红军可以攻占该高地.蓝军防御失败,退出演习.守卫高地的蓝军士兵“死亡”或者“被俘.”人员的“死亡”也是由导演部根据双方发射的炮弹和子弹根据数据统计进行判定的。
当然,实际演习的情况比较复杂.以上仅仅是个简单例子,真正判断胜负既要根据某些战术计算,也要考虑以往实际作战的结果和导演部的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3
那是一种激光装置,枪里面发射的是激光,战士们身上在不同部位带着激光接收器,一旦被击中,就会引起发烟罐发烟,其实有些发烟罐还有不同颜色的烟,红色代表致命要害,表明该人阵亡,绿色代表轻伤,仍然可以参加战斗,黄色代表重伤,应该退出战斗
第2个回答  2013-06-13
是激光接受器!~
为了方便观察员,看到被击中的士兵,或者战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