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感光系统与屈光系统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感光系统主要指的是视网膜。
  视网膜:视网膜位于玻璃体之后,为精细的感光细胞层,厚度从0.1毫米-0.5毫米,覆盖在眼球后部约 65%的面积。视网膜有1.25亿-1.30亿个感光细胞,能够捕获光线,并将其转换为电脉冲。电脉冲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皮质,在大脑皮质被转化为影像。
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有两类:杆体和锥体。锥体位于黄斑部。在明亮的光线下,锥体的功能最好。我们能够分辨颜色也靠锥体。杆体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在暗光下功能最好。杆体功能反映我们的周边视力和夜间视力。
黄斑大致位于视网膜的中心,视乳头的颞侧。黄斑的中心部分对光线最敏感,被称为中心凹。它只占视网膜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对光线高度敏感。反映我们的中心视力。
眼屈光系统是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的一组复合透镜组成。

眼的屈光是指外界物体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黄斑中心凹聚焦形成清晰的像。眼屈光状态 = 屈光力大小+ 眼轴长度;单位用屈光度(D)表示,角膜屈光系统(角膜及房水)为43.05D,晶状体屈光系统(晶状体和玻璃体)为19.11D。
简化眼(reduced eye)眼的复杂光学系统简化成一简单的光学系统,即由一个结点(N)、一个主点和两个焦点所构成。
简化眼结点可以作为眼屈光系统的光学中心,经过光学中心的光线不发生屈折。外界物体经过结点,在视网膜形成倒像,再经过视神经传达到大脑视中枢,经过生理性回转,使人主觉上又成为直立的正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8
人眼的屈光系统是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所构成。按照物理学原理,屈光系统是通过凸透镜的折射与反射作用,而完成的一个屈光反应过程。另外,根据光学原理,外界的物距与眼内的成像距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看远物时,入眼的光是平行光,然后通过眼球的光学系统,恰好将成像落在了正常眼的视网膜上,所以,看到的物体是清楚的;当看近物时就不同了,由于视物体的距离变小,入眼的光线就会呈散发状态,从而导致眼内的成像距离反而增大,与此同时,眼内屈光系统无法将成像清晰地落在视网膜的焦点上,所以,看到的物体就不十分清楚。此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就会动员眼生理性的同步近反射调节机能,通过屈光调节反应自行完成或弥补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在医学上称为调节反应。在这种生理性的调节反应过程中,人眼就会相继出现反射性的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曲率增大;屈光力增强;两眼球视轴汇聚;瞳孔收缩。通过这一系列的生理性调节反应,不仅能很快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的物象,还可以成像到两眼视网膜对称的位置上。然后,由被感受激活的感光细胞,通过神经视觉通路(视路),将已成像的信息传向大脑枕叶皮质视中枢,最终获得双眼视觉。这时候所看到的物体就会十分清楚。但是,在这解剖、生理性的调节反应中,是完全依赖于复杂的化学、物理反应、调节机制来完成和保持的。那么,一旦这一复杂的化学、物理反应、调节机制遇到体内、体外各种因素的破坏,必将会改变人眼的屈光系统,导致屈光不正。并根据屈光调节反应系统的破坏情况与程度的不同,相继就会患上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近视、弱视,或远视现象。
专家指出:近视、远视、弱视需遵循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纠正不好的用眼习惯,口服乐睛视力营养素增强眼睛的抗疲劳能力,影响了视物还需佩戴眼镜等,都是必须坚持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就会看到逐渐的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