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政策

要云南省的更好`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和市场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否具有向世界制造业中心演进的趋势?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普遍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郭克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世界制造业中心问题研究》,在系统描述、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和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该项成果对于把握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明确中国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从宏观上制定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企业的投资和发展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
1.制造业投入、产出和效益高速增长。从1980年到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约33倍,扣除价格指数后年均增长10%;产品销售收入增长41.4倍,扣除价格指数后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净值增长22.8倍,年均增长14.1%;流动资产增长58.7倍,年均增长18.6%;资金总额增长36.8倍,年均增长16.3%;而从业人数只增长25%,年均增长率只有0.9%。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3.7倍,年均增长11.9%。制造业增长的基本态势是:资本密集度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上升,但资本生产率有所下降,资金利润率明显降低。
2.制造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占世界的1.5%,为巴西的一半,处在世界制造业10强之外;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巴西,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首,占全球的比重达到2.7%,进入了世界前10强,排名第8位;而到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7%,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在世界10强中排名第4位。根据近几年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对比推算,到200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提高到10%以上,排名超过了德国,上升到第3位。
3.制造业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一是制成品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占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二是制成品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三是出口结构不断改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比重持续提高。四是加工贸易成为出口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比重一直稳定在55%以上。五是制成品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
4.制造业利用外资长足发展。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外商独资企业比重大幅度上升,投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同时,外商投资的产业链延伸和配套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增多。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与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和出口快速增长,两者在制成品出口中的总体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资本、劳动投入和产出增长明显较快,利润率也相对较高。
2.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产出比重较大幅度上升,内部结构变动较大;与其它产业相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密集度较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率也较高;从所有制构成看,外资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比重很高,且上升很快,而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则相对下降,已明显低于外资企业。
3.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出快速增长,比重不断上升;产业发展出现迅速多元化局面,并持续向沿海发达地区集中。但大型企业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4.制造业发展中的能源问题。作为一个人均能源资源短缺的制造业大国,我国能源工业发展水平和能源供求状况,直接制约着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特点是:能源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但能源工业技术水平较低;能源消费水平迅速上升,但使用效率和环境问题突出。
三、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研发
1.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问题。在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保持着升级的趋势,劳动密集的轻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技术比较密集的机电行业比重持续上升。但 “十五”时期以来,钢铁等原材料行业投资和建设规模过度扩张,导致产能大量过剩;同时,落后生产能力比重过大,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2.产业组织调整的进展和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制造业发展进入了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的阶段,客观上加强了市场机制对促进产业组织调整、特别是产业集中度提高的作用。但是,这个演进过程相当缓慢。目前制造业产业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结构依然过于分散,企业竞争过度集中于价格竞争;企业进入和退出存在障碍,影响了产业竞争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缺乏;合理的分工合作秩序尚未形成,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仍较低。
3.技术研发创新的进展和问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一直是阻碍我国制造业提高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比较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状况近几年虽有所改善,但尚未根本改变。一是研发投入较快增长,但比重仍明显偏低;二是过度依靠技术引进,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三是科研人员投入比重较低;四是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得到不断加强,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五是专利申请的结构不合理,国内发明专利明显少于国外。
四、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趋势和特点
1.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联系与区别。概括地说,世界工厂是世界制造业集中地的最初形式;世界制造业中心是世界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的统一,同时也形成了品牌中心;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制造中心与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分离的产物,一般受到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的支配。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会伴随着营销和研发的发展,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转移会拉动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逐步转移,导致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分散,新的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具有向世界制造业分中心和中心发展的趋势。
2.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和转移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尚处于生产集中地的阶段。这个集中地就是所谓的世界工厂,英国是惟一的世界工厂。第二个阶段是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形成的阶段。从19世纪下半页至20世纪下半页的100多年时间里,是美国制造业加快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阶段。这种转移分散包含着两种含义、两个过程:一是日本等国家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或分中心的兴起和美国在加强其研发、营销中心作用的过程中制造中心地位的下降;二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分散和后者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发展。
3.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新趋势、新特点。一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分散的主要形式。这除了发达国家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外,还由于运输、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和跨境生产网络的建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减少了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出现了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热潮。二是制造中心与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乃至品牌中心的分离成为普遍现象,同时,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转变。三是国际制造业转移中出现了加快研发环节以及相关服务业转移的新动向。跨国公司的研发环节转移带动了技术转移,也加强了对其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
五、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
1.根据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特点和现有制造业的基础,推动制造业基地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必须把对外开放与自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开放型的自立发展模式,并处理好市场保护、市场机制、政府作用和后发优势的关系。
2.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一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规模,但这个生产规模不只是产量全球第一或在世界上占有很高比重,还必须是主导产品占有居支配地位的比重;二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研发和技术,这些研发和技术应当是本土化的和本国企业能够控制的,而不是转移、引进和受外国企业控制的;三是具有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营销和品牌,这些营销力量和品牌影响也应当是本国自主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受外国跨国公司支配的营销和从国外引进、移植的品牌。
3.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既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又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是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还关系到我国制造业能耗物耗的降低,有利于减轻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压力。
4.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振兴,有利于加快产业技术更新改造,全面提高产业装备技术水平;有利于降低技术装备进口依存度,大幅度降低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本;有利于通过更高水平的技术装备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带动规模经济的发展,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
5.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对我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一是使我国制造业在很多技术上过度依赖国外,不利于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二是导致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缺失,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形成独立完整的价值链;三是使我国制造业企业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去购买国外技术,并面临国外企业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的诉讼;四是使我国制造业企业只能以价格竞争作为手段,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而较低的利润率又使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从事研发,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困境。
6.我国制造业基地建设并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中的能源问题。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需求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未来能源工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包括国内资源状况、国际能源环境、石油安全、环境问题等挑战。
六、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1.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在创新目标、创新方式、创新机制等方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当务之急,是尽快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形成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包括:全面实施支持研发和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支持创新的有关条件和环境。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促进能源工业稳定发展。
3.积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跨越战略,要根据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特点,选择可行的跨越式发展路径。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推行人才战略。
4.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要从建立健全市场微观基础、培育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调控机制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又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干预作用。三是推进产业组织调整。要推动形成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的环境,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结构”,促使企业行为的转变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企业由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技术和品牌竞争为主转变,激励企业更多地将资源投入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限制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和价格垄断等行为获取利润。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培育和扶持大企业发展的政策加以调整,对扶持对象、扶持手段、扶持过程等方面进行变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