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刺鳅对水源的要求

养殖刺鳅对水源的要求

适水温为24 - 28℃,弱酸性的软水。

淡水鱼,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分布于淮河以南的各水系。在南方分布很广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部分植物为食,适水温为24 - 28℃,喜好弱酸性的软水,是属夜行性的,故白天均潜伏砂中,只留鼻与口在外,或隐藏于暗处,静待夜晚的来临,始出来活动觅食。

扩展资料

为底栖性鱼类。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以水生昆虫及其它小鱼为食,生殖期大约在7月份。刺鳅喜欢群居,在野外一块大石头下就能聚居很多条。

分布于全国东部各水系。个体不大,一般体长在25厘米以下,但分布很广,在长江、黄河及其附属湖泊、沼泽地均产此鱼,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刺鳅肌肉含高蛋白和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EPA与DHA含量均较高,矿物元素含量丰富,有较佳的食用口感和较好的营养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刺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刺鳅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4-20
大刺鳅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概要

大刺鳅 在分类上隶
属于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辣锥,猪姆锯,石锥等。主要分布
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酷渔滥捕和江河环境污染,野生资源枯竭。大刺鳅被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0年以来,1/2左右。另外,可在池中放入占水面1/2左右的水葫芦等水生物可以净化水质,同时可供大刺鳅鱼种隐蔽。
3、适时分级分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大刺鳅鱼种在规格上会出
现一定的差异,当差异较大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过筛、分级、分养。
成鱼养殖成鱼养殖一般采用精养方式。
1、池塘要求
一般以土池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
1亩-2亩,池水水
人工繁殖
1、亲鱼的选择
在每年4月-8月的生殖季节,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
催产。其中,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生殖孔大而凸出;雄鱼则身体较雌
鱼略长,
生殖孔微呈粉色,
人工挤压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
雌雄亲鱼按
1:1的配比进行催产。

2、催产

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桝)。药物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溶解,注射剂量按亲鱼体重0.5毫升/公斤计算,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注射使用两针法,第一针注射剂量为总量的
1/5,第二针注射剩余部分,间距24小时。雄鱼用药剂量减半。水温20℃-25℃时,效应时间为36-48小时。
3、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药物催产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交配。产
卵池一般使用面积在50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池,水深1.2-1.5米,
池水使用
80目的网片过滤。
催产前,
在水泥池中设置以质地柔软、
新鲜无毒的水葫芦、水花生等做成的人工鱼巢,以供亲鱼发情产卵,鱼
巢放置数量为
1个/平方米-2个/平方米。亲鱼发情产卵时,产卵池周围一定要保持安静。人工催产后,大刺鳅亲鱼会自动发情配对,在鱼巢中进行产卵,产卵后卵粒遇水即具有黏性,可黏附在鱼巢上面。亲鱼产后取出鱼巢进行孵化。如果进行人工授精,则采用干法授精。
4、受精卵的孵化

亲鱼产卵后,要及时将受精卵收集而放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以面积为4平方米-6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宜,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万粒/平方米-1.5万粒/平方米。孵化过程中,注意防止水霉;孵化期间,尽量保持水温18℃-31℃,最宜水温20℃-28℃之间,变幅范围应控制在2℃左右,并且每天更换新水3次,保证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溶解氧含量不低于升)

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
采用水泥池培育,也可直接用孵化池培育,放养密度3000尾/平方米-5000/平方米。刚化的鱼苗,全长3毫米-4毫米,腹部有一膨大的卵黄囊,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侧卧池底,在3天-4天内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不必投喂。5天以后,鱼苗的卵黄囊完全消失,开始动摄食。鱼苗初期,主要投喂丰年虫幼体或小型枝角类,投喂4次;鱼苗经过8天-10天的培育,体长可达1.5厘米-2.0厘米,体色转黄,此时可投喂切碎并经消毒的水蚓;经过30天的驯养,鱼苗体长达
2.5厘米-3.0
厘米,开始成群觅食,体色变黑。培育期间,每天
适当换水充气,且用胶管虹吸池底的排泄物,保证水质清新。随着个体
增大,对饵料生物、溶解氧等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应及时分池转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4-11
刺鳅也能网箱养殖吗?
第3个回答  2019-08-02
请问你的养殖场分布在哪里呢,我们可以去参考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