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对小学或初中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要满足国家未来发展和瞄准世界发展水平的需要,在争创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二维坐标上行进的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

在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中, 人们对校园文化概念的阐述众说不一,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种种说法,有“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等,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一所高校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但对什么是校园文化却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观点。(1)校园文化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包括“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两个部分。(2)校园文化是指依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3)校园文化是指除了教学、科研以外的一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设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4)校园文化就是开展健康的文艺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5)校园文化是校园内的实践活动 (主要是教学、科研)及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6)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子系统,它是指学校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学生生存的整个环境。(7)校园文化指学校以青年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青年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种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8)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人生指导原则以及在这些原则指引下形成的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运作方式和群体生活风貌。(9)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综合交叉、广泛交流及特有的活动方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10)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个的特定的环境中所拥有的价值观的集合,也就是指校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11)广义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智能文化(学术水平、学科设置、科研成果等);物质文化(文化设施、校园营造等);规范文化(学校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价值体系、观念、精神氛围等)。至于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12)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是一种微观组织文化。

总的来说,研究者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尽一致,这说明人们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而且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也不无相近之处,只是阐明的角度不同。概括地讲,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一种狭义的理解,把主体定为大学生、把时间定在课外、把内容限定在美育的范畴。二是一种广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两个文明的总和,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而且包括物质文化。三是介于以上两种理解之间,认为校园文化仅包括学校的思想、意识、观念及情感、传统习惯等方面。

我们从校园文化与文化(社会文化)的关系人手,提出自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文化极其复杂,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文化的主流,是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文化标准。我们所说的某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一般是指这种主文化。那些在某一群体中形成的既包括一些文化特征,又包括那些独特的文化特征的行为选择标准体系叫做亚文化。社会文化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任何时代都如此,这是毫无疑问的。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中一样,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文化包含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称为学校校园里的社会文化。因此,一般地讲,两者的关系,既有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又有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人类社会大文化作用于学校,由学校自身进行内化的结果。它以社会主导文化为基础,又以本校的价值观为核心,蕴涵着学校传统、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人员素质、校园环境等丰富的内涵,既表现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反映着校园文化在社会主导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内集中体现为某种校园气候,对外则向社会树起学校的形象,并发挥着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简言之,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师生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中的一切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塑造着青年大学生。因此,我们将校园文化定义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6
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重要阶段,处在能否塑造健康向上人格的关键时刻,处在能否成为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常规课堂教学以外,引导学生直觉或直发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显得是何等的重要和必要。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实现师生个人价值和团队价值的统一。
(一)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德育范围常抓不懈。
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在学校德育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它是课本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渗透和延续。通过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和在国旗下的演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定期举办学校运动会,能激发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向上的学风和校风;张贴名人名言、设立校园板报、建立校训有助于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
(二)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爱好,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充分加强学校团组织的建设,为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四)更新课堂教育观念,借鉴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快乐。
(五)结合学校实际,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初中生活泼好动,知识面广,求知欲望强烈,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他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06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核心评价指标及说明
“文化”概念的内涵,百家百说,不同视角,向来有不同的界定。有人统计1871至1951的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条之多。就“文化”而谈“文化”不是我校课题研究的目的,我们研究的方向是实施和实践,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再发展。因此从“为我所用”的角度出发,我们不更多地讨论“文化”的丰富的内涵,而是从我校发展需要为起点,比较准确地界定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并以我们自己设定的核心指标,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加以考量,使我们每一个阶段的的实践研究成效有统一对照的指标参数。
我校《在理念指导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时对 “校园文化”界定,有这样一段话:“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当然应体现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和谐校园文化要充分体现和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流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指要形成以尊重为核心的充满民主与纪律、公平与正义、诚信与友爱、沟通与理解、竞争与合作、成功与分享、活力与快乐的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和学校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校园文化”。
ESD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也是构建和谐的前提;“文化”在汉语中有“人文教化”的含义。因此,我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评价指标就是要突出“尊重”与“育人”的核心。评价指标分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由三项二级指标组成,形成评价体系。
一、物质文化建设评价的核心是“尊重环境,突出育人功能”;
二级指标:
(一)自然环境
1、物化环境及教育硬件资源(学校周边环境、建筑、运动场地、活动空间、绿化美化净化、布局等及相关的服务管理、安全性;教室设施、图书阅览场所、专业教室配置、教学设施、实验设施、校园网及多媒体等及相关服务管理)。
(二)人文环境
2、文化氛围(学校各种文化宣传平台使用及成效、学生团队和社团活动、教师党团工会活动成效等)。
3、环境育人创新性(创新环境育人方式、方法,效果明显)。
二、制度文化建设评价的核心是“尊重人格,推进人性化管理”;
二级指标:
4、依法治校,校务公开(坚持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治校、学校规章制度完整健全并执行有力、有较为完整的校务公开的程序,涉及师生利益的财政收支、重大决策等事情公开透明等)。
5、人性化管理(重过程管理、体现以人为本)。
6、自觉自律(遵纪守法、师生自律、蔚成风气)。
三、行为文化建设评价的核心是“尊重他人,促进和谐文明”;
二级指标:
7、文明习惯(行为得体,谈吐文明,遵守现代社会道德规范)。
8、求实进取(师生中学习成风气,学习成为师生持续发展内驱力;务本求真,在工作和学习中研究,研究和实践成为工作或学习方式)。
9、团队精神(形成民主与纪律、公平与正义、诚信与友爱、尊重与理解、竞争与合作、成功与分享、活力与快乐班风校风)。
四、精神文化建设评价的核心是“尊重历史,凝聚团队精神”。
二级指标:
10、历史传承(继承我校优良传统,发扬“二中人”精神)。
11、学校MVVS认同程度(认同学校使命、价值观、共同愿景和核心战略)。
12、团队归属感(校荣我荣,实现自我价值,我与学校同发展)。
参与评价的是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四类群体,设计出这适合四类群体的问卷,采用定期问卷调查方式了解这四类群体或其代表对学校现状的满意度。问卷各题赋分为1、3、5、7、8、9、10七个等级,由不满意到十分满意。参与评价者按自认为满意度打出该项目的相应数值。
每项所的数值与成效应成正比关系。
(参考2007《人民教育》第五期p11页,浙江教科院方展画、王健敏《和谐校园:教育的新追求》)
第3个回答  2013-06-06
就是古诗文文化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