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如题所述

小肠功能的相适应和组织学结构的特征

小肠位于腹腔内,整个腹腔均有分布。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三部分。其中空、
回肠被小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
故合称系膜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
也是进行消
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小肠的上端起自幽门,下端与盲肠相接,成人全长约
5--7
米。

小肠以吸收和分泌功能为主。人的小肠长约
5

7m
,它的粘膜具有环状皱褶,并拥有大
量指状突起的绒毛,因而使吸收面增大
30
倍,达
10m2
;食物在进入小肠内时已被初步消
化,适于吸收;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也相当长。这些对于小肠吸收非常有利。
小肠内有
两种腺体:
十二指肠腺和肠腺。
十二指肠腺分泌碱性液体能保护十二指肠的上皮不被胃酸侵
蚀。
肠腺的分泌液构成了小肠液的主要成分。
小肠液可以稀释消化产物,
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小肠液中含有多种酶,这些酶能将各种营养成分进一步分解为可吸收的物质。

小肠具有促进消化,消化营养物质,将剩余物推入大肠的功能。
《黄帝内经》的《素问》
篇也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肠具有受盛化物,分清
泌浊,主液的功能的。在中医也讲,从胃下来的精微物质会在小肠停留一段时间,这时候,
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并分清泌浊,
将水谷化微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
精微由
此而出,
其中一部分自己吸收,
一部分由脾升清到心肺,
通过心主血脉和肺朝百脉的功能再
营养全身;
接着糟粕由此下属于大肠和膀胱,
通过大肠传化糟粕和膀胱储尿排尿的功能,

废弃的固态物质放进大肠,废弃的液体进入膀胱,即所谓的化物作用。

上述说了小肠具有消化吸收的功效,
我们的营养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胃肠道,
小肠在这里起
到重要的作用。
胃主要是储存功能,
大肠主要是吸收水分,
而营养的吸收主要是小肠,
那么,
如果小肠切除的话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实际上,
小肠切除一部分也对人体也不会有很大
的危险的,
但是如果切除掉大部分的小肠,
比如切除到
70%
的小肠,
或者是小于
1
米的小肠
存在,
那么就会致命,营养维持不住,会导致严重的阴阳不良的现象,
甚至会导致病人的死
亡。另外,
小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往往被一般人忽视,就是我们的人体消
化系统,包括胃,十二指肠,小肠本身,每天要产生大量的消化液,这个数量大概是
8000

10000
毫升,就是这些器官本身产生的液体,
99%
是在小肠重新吸收,如果没有小肠的,
或者小肠不能重新吸收,病人就会表现为严重的腹泻等的状态,这时候病人很快就不行了。
就是血容量的丢失。
所以这样的病人,虽然他胃肠道时通畅的,他可能能吃点东西,但是消
化液的大量消失,
会很快的直接的危害病人的生命。
所以接受小肠切除术的患者需要重视手
术后的饮食习惯。
因为小肠短导致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短,
小肠不能够吸收食物的营养与
水分。
所以这样的患者容易出现腹泻等的症状。建议术后饮食高能量,
高蛋白质,
高碳水化
合物或者流食。如果患者好转后可以换半流食。

小肠的组织学上的结构可以分成
4
大类: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粘膜是在小肠的
环形皱襞自十二指肠中断开始出现,
在十二指肠末段和空肠起始段最发达,
至回肠中段后基

本消失。
小肠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肠绒毛,
是小肠特有的结构。
肠绒毛的表面为
单层柱状上皮,
中轴为疏松结缔组织。
肠绒毛在十二指肠呈宽大叶片状,
在空肠呈细长指状,
在会场则呈短锥形。
环形皱襞和肠绒毛使小肠腔的表面积扩大约
20~30
倍。
粘膜分上皮,

有层,粘膜肌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30
1、小肠长5—7米
2、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裂和小肠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面积
3、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内有多种消化液
第2个回答  2013-06-29
1.是消化道中最长部分;2.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