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三到》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意思就是,读书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思,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句话出自《弟子规》。《弟子规》全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原文:

读书法,有三到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诗文解读:

读书的方法中,有三点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点真的很重要。正在读这本书,就不要想着那本书;这本书没有读完,就不要开始读另一本。


1眼到:就是留心、专注

作为小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高,尤其速度,学生读的还不是很流利,因此,学生读书时告诉学生放慢读书的节奏。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要进入这个屋子不是速读,而是要边读边悟,在把握文章精髓之后,再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如果读书时走马观花,只图速度,学生读完之后你再问他书中写的是什么,学生很难作答,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记忆力还跟不上读书的速度。所以要培养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留心、专注,从而养成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

2心到:就是专心、思考

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阅读时,应当每读一段就想一想,把内容弄懂、思想弄透;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好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表演感悟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亲身感悟、亲身体验的广阔天地,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感自悟,充分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独立感悟能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的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见解和体会。

3手到:就是摘抄、批注

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遍。”这就是说读书动笔的意义所在,读书动笔,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提高要求。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生在读书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能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思想,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还能从文字展开想象,把“薄”书读“厚”,突出要点,把“厚”书读“薄”,这样,思维会肯定会变得灵活,这样学好语文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读书“三到”是很多人体验、总结出来的良好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来说,这是-种很重要的基础训练方法,坚持不懈,必有成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7
《读书要三到》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篇教导子弟如何读书的文章,其中提出了“心到、眼到、口到”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强调读书要专心致志,不可走马观花,要每个字都看清楚,不可错漏颠倒,要每个字都念出声来,不可含糊懒散。这样才能把书中的内容记牢,理解透彻。

朱熹的“心到、眼到、口到”的读书方法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局限性。合理之处在于,它体现了对读书的尊重和认真态度,避免了粗枝大叶和浮光掠影的毛病。它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记忆力,增强对文本的敏感度和分析力。局限性在于,它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过于强调死记硬背而缺乏灵活运用。它也容易造成阅读的单一化和僵化,忽略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阅读方式和方法。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朱熹的“心到、眼到、口到”的读书方法,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阅读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我们既要尊重原文,又要批判思考;既要记住知识点,又要掌握知识体系;既要注重细节,又要把握全局;既要积累素材,又要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