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有哪些品种

如题所述

1、绒螯蟹

绒螯蟹是软甲纲动物的一个属名。属于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真短尾派,胸孔亚派,方蟹总科,弓蟹科,弓蟹亚科,绒螯蟹属。

2、招潮蟹

招潮蟹最大的特征是大小悬殊的一对螯,摆在前胸的大螯像是武士的盾牌。招潮蟹会做出舞动大螯的动作,因此被称之为招潮蟹。这个“招潮”的动作,目的是用大螯威吓敌人,或是求偶。

3、溪蟹

溪蟹:十足目短尾次目中的 1个类群。头胸甲略呈方圆形,长约10~40毫米,宽15~50毫米,外形与一般方蟹类相似,终生栖于淡水。包括伪束腹蟹总科、束腹蟹总科和溪蟹总科。常见的有中华束腹蟹、毛足溪蟹、锯齿华溪蟹等。

4、梭子蟹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

5、关公蟹

关公蟹,属于甲壳纲,关公蟹科。关公蟹头胸甲赤褐色,背面有大疣状突和许多沟纹,形似旧时古戏中的关公脸谱,故名。蟹足小。第二第三对足发达,用以爬行,第四第五对足短小,转向背面,行走时常用以顶一贝壳,遮蔽身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河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螯蟹属。绒螯蟹属在我国有4种,即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图2-1)。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不但个体小,产量也小,无经济价值;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即我们通常称其为河蟹、毛蟹、螃蟹、清水蟹和大闸蟹等,其个体大,肉质好,产量高。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图2-1 4种绒螯蟹的形态学比较

(1)中华绒螯蟹

头胸甲明显隆起,额缘有4个尖齿,齿间缺刻深,居中1个最深,额角后方具有6个疣状突起,前侧缘具4齿,第4侧齿小而明显,最末端一对步足的趾节呈尖爪状。

(2)日本绒螯蟹

头胸甲不明显隆起,额缘有4个尖齿,但中间两齿圆钝,外侧两齿较尖,齿间缺刻浅薄,居中1个最浅,额角后方具4个疣状突起,前侧缘具3齿,第4侧齿退化,最末端1对步足的趾节宽而扁。

中华绒螯蟹在我国渤海、黄海与东海沿岸诸省均有分布,它有两个种群,其中,北方种群以辽河(黄河)水系蟹为代表,南方种群以长江(瓯江)水系为代表。日本绒螯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我国台湾沿海、日本沿岸、俄罗斯远东地区,它也分两个种群,其中,北方种群以绥芬河水系为代表(当地称“俄罗斯大蟹”),南方种群以南流江水系为代表(俗称“合浦蟹”)。

研究表明:辽蟹移殖到长江水系后,不适应长江中下游的生长环境,商品蟹提早1个月性成熟(8月下旬),其蜕壳次数少,个体小,品质差。更为严重的是,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的混杂,遗憾的是,我国近十多年来的“大养蟹”,将不同水系或不同种群的蟹苗蟹种移殖到异地养殖,导致各水系绒螯蟹种质资源的混杂,其无形资产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生产上必须严禁不同水系的河蟹移殖到其他水系养殖。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8-11-23




观赏蟹也已成为人们的新兴宠物之一

人们品味的提高,在宠物的饲养也是有极大的改善,如今,观赏蟹也已经被开发出来,成为人们的新兴宠物之一,但是现在观赏蟹饲养的资料不多,人们对于蟹类的认识还大部分在餐桌上,那么从品种上来说,有哪些观赏蟹值得我们饲养呢?

一、红螯相手蟹      

很常见也很便宜的蟹,其实是两种,全红的学名叫红螯螳臂蟹,红钳子的学名叫中华仿相手蟹。它无法人工繁殖,因为是在河口近海的地方产卵,幼体在海里生活,但卖的成体完全能淡水养。最好是浅水刚没过背,放块露出水面的石头方便它呼吸;没有石头水位低点也行,不推荐深水,很容易缺氧。室温即可,杂食偏肉食,龟粮也会吃,但尽量不喂苹果、瓜皮之类的。     

饲养难度:非常简单,很多小孩都能养到蜕壳,这里补充一点,所有蟹蜕壳的时候都不要人工帮忙,和螯虾一样。

二、溪蟹

主要是锯齿华溪蟹,也有其它品种。同样有很多种类,有些很有观赏性,可以繁殖。存在和佛蓝螯虾颜色差不多的蓝化个体(非常罕见),锯齿华溪蟹和几个类似的品种都不难养。

在溪蟹饲养上:



1.温度:保持温度不要使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温差不要超过5℃  



2.食物:食性很杂,基本什么都吃,就是别喂巧克力什么的  



3.环境:模仿原生地,嫌泥巴脏可以用沙子什么的来铺,只要模仿溪流就行了,最好有条件的放点溪里的石头,注意保持水质的清洁很重要!  



4.造景:关于溪蟹缸子造景其实不是那么有必要,主要是为了观赏整整也无妨,有一个小技巧哦~有时候在溪流中采来的沙子(碎石)可以比买来的更好。  

切记!千万不要洗刷溪蟹,只要保持干净的水质就可以让小蟹不脏,有时候洗刷他们的话会导致自断其肢。

三、豹点蟹      

有些地方也叫苏拉威西豹点蟹,但是苏蟹一般指各种恶魔蟹,这种不属于,不仅没法确定是不是真的产自苏拉威西岛,习性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分开讨论。      

这是少数可以深水养的品种之一(还是需要氧气充足,螃蟹都这样,不然蜕壳的时候可能悲剧。如果蟹一直没问题,养一段时间突然暴毙,最可能的就是缺氧),可以繁殖。一般室温没问题,保险一点可以加温;杂食偏肉食,大的多少会伤害草和虾,能和中上层鱼或较大的鱼混养。有一种原生的蟹和它很像,没考证它们有什么关系。

四、彩虹蟹     

近年才有的品种,原产自西非,资料很少,学名按台湾的翻译叫武装圆轴蟹。体型较大,攻击性较强。      

属于陆蟹,需要用湿沙子,里面埋放一个大的水盆,让螃蟹能自由出入。普通的水陆缸水偏多,不适合。因为是陆蟹里比较依赖水的品种,所以在水里很长时间也没事,有些资料上甚至说可以水养,但同时也说在野外它们基本不下水,只在积水的地方补充水分,我们还是模仿原生环境比较好。杂食,推测偏素食比较好,也方便清理。不能人工繁殖。

五、紫地蟹    

陆化程度最高的蟹类之一,据说和新闻里那种大规模迁移的圣诞岛红蟹是近亲。对水依赖程度很低,主要从食物和环境中摄取水分,只铺上湿润的椰土也能活一段时间,但和上面的一样,想养的时间长一点还是需要海水盆,以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不能人工繁殖。需要躲避物,杂食,可以喂水果蔬菜和鱼虾。      

饲养难度:其实没发现什么很难的地方,但这种蟹自然条件下寿命应该比较长。现在还很小众,而且很多人没有提供海水,所以很难搞清楚人工能养多长时间。据说蜕壳时很容易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13-06-29
螃蟹的名称及其品种:

  螃蟹又叫河蟹,因为它生长在淡水的各种江、河、湖泊及池塘中,因此而得名,螃蟹又叫中华绒螯蟹,是中国的特有品种,所以现在市场出售的螃蟹都是统称中华绒螯蟹,而为什么又称“正宗”和“不正宗”呢?

  现在人们包括国内外及华人华侨都能说出螃蟹的几个品种,这些名称有:阳澄湖的大闸蟹(长江水系)、辽蟹(辽河水系)、瓯蟹(瓯江水系)这三大品种为主要名称,从地理上讲,北边为辽宁,中间为江苏,南边为福建,这三个省是螃蟹最宜生长的地段,现在人们把种苗已移植到四川、江西、湖南、新疆、内蒙等全国各地的淡水中养殖都获得了成功,但大家都以长江水系江苏段养殖的螃蟹为标准,品种最佳,它的特点都优于其它水系的品种,这样长久之称,便把长江水系的叫“正宗”螃蟹,辽河水系的叫辽蟹,瓯江水系的瓯蟹(又叫福蟹),除长江水系外的螃蟹都称为不正宗螃蟹。从科学来分类,不能叫正宗与不正宗,但从形态及有关测定结果看,由于它们长期生长的环境和有关因子之别,使同一品种生长不同地理及环境,从而逐渐改变了某些内因和外型、口味、体色、规格、生长速度及形态特征等都有了差异,这一差异的出现,使广大食用者有意去挑选好的品种,而养殖者就追求养殖适合于食用者的需要品种。因此这一事实的出现,就不难有人在出售苗种时,都说自己的蟹种是正宗的长江水系蟹种,成品上市时都说自己的是正宗长江水系蟹。这三大水系的品种,用现在科学测定和形态及生长速度等方法,都确实能分别开来。

  如何分别三大水系中螃蟹

  (一)从外观形态区别:

  1.长江水系螃蟹:体型呈不规则,似椭圆形,幼蟹阶段体薄而较扁平,第四、五步足的足趾尖细长,前额齿较尖锐,中央两齿间凹陷深。第二步足的第二关节段环起来时超过眼部位置。

  2.辽河水系螃蟹:体型与长江水系相近,幼蟹阶段体形较厚,第五步足的足趾尖短而粗,前额齿较钝,中央的中间凹陷较浅,第二步足第二关节段环起来时略超过或平行眼部位置。

  3.瓯江水系螃蟹:体形近方正形,幼蟹阶段体厚于辽蟹,第四,五步足的趾尖较短,发白色,前额齿钝,而中央凹不明显,第二步足的第二关节段环起来时不超过眼部位置。

  (二)从体色和口味看:

  1.长江水系成熟蟹:背壳为青色,(有时因为环境不同也会变色)肚白、金爪黄毛,煮熟后,甲壳淡红色,口味鲜美,蟹腥味浓。

  2.辽河水系成熟螃蟹:背部壳淡黄,肚部灰黄,煮熟后中等红色,口味没有长江好,蟹腥味不浓,有时还带有苦味。

  3.瓯江水系成螃蟹:背部较黑(也有呈黄色),肚部呈灰黄,有像“水锈”斑点,煮熟后,深红色,口味较差,蟹腥味小。

  (三)上市时间(即生殖洄游上岸时间):

  1、长江水系螃蟹:10月初开始活动,寒露至霜降开始形成高峰,汛期集中。

  2、辽河水系螃蟹:8月中下旬开始活动,9-10月初集中上岸很快,时间很短。

  3、瓯江水系螃蟹:8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形不成高峰,直到元旦还陆续爬行活动。

   (四)从成熟个体规格看:

  1.长江水系成熟蟹:二秋龄成熟蟹规格整齐,平均体重150-250/只,最大个体达400-700克/只,群体增重7-10倍,回扑率(成活率)45-85%,(放养扣蟹种)。

  2.辽河水系成熟蟹:二秋龄成熟蟹规格不整齐,体重平均100-150克/只,最大200-300克/只,群体增重5-8倍,回扑率20-35%,最小的0.5%。

  3.瓯江水系成熟蟹:二秋龄成熟,平均体重60-80克/只,规格大小很不整齐,群体增重3-5倍,回扑率15-20%。

  (五)从养蟹单产看:

  1.长江水系蟹种,单产可达150-250斤。

  2.辽河水系蟹种,单产只达50-80斤。

  3.瓯江水系蟹种,单产只达30-50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9-15
蟹(学名:crab),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壳动物,尤指短尾族的种类(真蟹)。亦包括其他一些类型,如歪尾族的种类约有4700种。其分布见于所有海洋、河流及陆地。蟹的尾部与其他十足目(如虾、龙虾、螯虾)不同,卷曲于胸部下方,背甲通常宽阔。第一对胸足特化为螯足。通常以步行或爬行的方式移动。普通滨蟹的横行步态为人们所熟悉,亦为多数蟹类的特征。

蟹的种类
蟹是所有短尾族和歪尾族的通称。世界约4700种,中国约800种,常见的有关公蟹、梭子蟹、溪蟹、招潮蟹、绒螯蟹等属。歪尾次目中的瓷蟹、蝉蟹、拟石蟹、寄居蟹、椰子蟹等属虽也称为蟹,但与短尾次目中真正的蟹类不同。十足目(Decapoda)短尾的甲壳动物,尤指短尾派(Brachyura)的种类(真蟹),亦包括其他一些类型,如歪尾派(Anomura)的种类(外形及习性可与短尾派相似)。约4,500种,见于所有海洋、淡水及陆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