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顺的生活经历

如题所述

1992年4月的一天,徐祥顺在乡亲的帮助下再次来到意大利驻北京领事馆,请求回国看望亲人。因他在中国生活了55年,离开意大利太久,事隔五十多年,意大利亲人信息有所变迁,特别是他母亲家族的确切地址,故和前几次一样,使馆还没找到他意大利亲人。
徐祥顺的母亲千蒂,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普通家庭,18岁跑到米兰打工,年轻的千蒂在舞厅里撞见了一个年轻帅气的士官,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爱火熊熊燃烧,第二年千蒂生下了儿子阿维热。不久又再次怀孕,士官被征召参加二战诺曼底登陆,随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生死不明。二次大战结束后,千蒂孤儿寡母,带着身孕拖着孩子,没钱交房租,又没脸带着孩子回娘家,只能拜托好心人,为她寻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找来找去,阿维热母子遇到了热心的中国人老板徐定富。
老家在中国浙江瑞安的徐定富,因为贤妻难产身亡,伤心的他一狠心漂洋过海到意大利谋生,很快在米兰有了自己的皮夹领带加工厂。徐定富把阿维热母子安排到自己厂里工作,两个不同国籍的年轻人日久生情。1946年春,千蒂牵着3岁的阿维热,与徐定富在米兰MAMIA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从此,阿维热有了个中国继父。不料婚后3个月,这个还沉浸在幸福中的家庭,收到一封来自中国的急电:徐父病危。如晴天霹雳,徐定富归心似箭。重感情的千蒂饱受二战之苦,她不愿再次失去爱人,不顾娘家人反对,毅然随丈夫来中国。
1947年初冬,徐定福和千蒂以二战难民身份,从威尼斯乘邮轮在海上整整颠簸41天,回到中国老家,徐定富才发现父亲并没病逝,只是借口让出国10年的儿子回家。既然已回家,徐定富和千蒂只好先陪陪老人,等有合适机会再返意大利。
身材匀称娇小,有着一头洋气卷发的千蒂,常带着小阿维热在河边洗衣,也常为徐定福送饭到田间地头,有时被田间的水车碰疼了脚,徐定福不要她送,她仍坚持送。千蒂以她的善良、勤劳,赢得了村民和徐家的喜爱,她和儿子的名字皆被排入徐家族谱,徐家还为阿维热改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徐祥顺。到中国两年后,千蒂又为徐家生下一个女儿。
1950年,盘踞沿海洞头岛的一股国民党残匪突然到村里抢钱抢粮。匪兵们看到了番人千蒂,用枪顶着千蒂母子俩要钱要粮,在二战中饱受惊吓的千蒂,哪里经得起再一次折腾,她被吓晕了过去,从此落下了心头病,一看风吹草动,就胸闷心悸,大汗漓漓,人也日渐消瘦;就在她要回威尼斯却因病情加重去世了。临终前,千蒂紧紧地握着丈夫的手说道“六年的夫妻缘分我已心满意足,我死后不管你娶不娶,对孩子都要关心,特别是阿维热。”徐定富含泪点头。千蒂又挣扎起来,双手抓过祥顺的小手,一再叮嘱“你不要忘了意大利亲人,长大了早些回去,找外婆、姨妈,就说妈妈想念她们、爱她们,所有证件都由你爸爸收藏着。” 在中国的江南乡村,像所有的中国孩子一样,具有意大利血统的徐祥顺慢慢长大成人,看羊放牛,种田、担黄泥等,什么农活都会干。1993年清明雨季,上山做石匠凿岩的徐祥顺遭遇不测。
那天,采石场里出现哑炮,徐祥顺为了救助别人,双手被炸落下残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练出了用残手吃饭穿衣、握锄下地的本领,还找了个好妻子。
55年来,这个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血统的大家庭远近闻名。徐祥顺的继父徐定富对此既欣慰又内疚。他84岁临终时告诉徐祥顺:那些护照等材料藏在老屋的墙壁里,徐祥顺该拿出来去意大利寻亲了。
遵照继父的遗愿,徐祥顺先后几次来到意大利驻上海领事馆,请求回意大利寻找亲人,可皆因提供不出意大利母亲家族的材料而被拒绝签证。就在徐祥顺一筹莫展时,他家来了几个朋友,使他的寻亲之事有了重大转机。
朋友中有位郑耀庭先生是意大利一个华侨协会的会长,他偶然听说了徐祥顺的传奇身世,便主动为徐祥顺寻亲帮忙。他从徐祥顺父母的结婚证入手,查到了一些重要资料。还把徐祥顺的故事登在意大利的中文报纸上。
通过结婚证,郑先生去了千蒂当年结婚的教堂,弄清了千蒂的出生地是波多浓内市。由此得知千蒂的家族自从千蒂离家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她。寻找她的人主要是她的五个姐妹,也就是徐祥顺的姨妈们。遗憾的是55年后,千蒂的五个亲姐妹都已不在人世,惟一能找到的就是千蒂的堂姐妹们,也一是徐祥顺的族姨。族姨们都十分看重血浓于水的情缘,热切盼望徐祥顺能回意大利去看看。郑先生没和徐祥顺的表亲们见面,只是通过电话把表亲们的有关情况告诉了千蒂的儿女。
突然间有了意大利亲人的消息,徐祥顺短暂的欢喜后却生出新的顾虑:去见渴望已久的寻亲,意味着巨大的花费。女儿刚添外孙和儿子刚盖新房,徐家已欠下了几万块钱的债务。徐祥顺除了自己种田当巡山护林员外,并没有其它的经济收入,他实在无法承担寻亲的所需经费,决定暂缓去意大利寻亲,等筹措到足够的费用再说。
转眼到了秋天。意大利亲人催促徐祥顺早点去探亲,郑会长也帮他在领事馆办理手续。女儿为了让徐祥顺早日成行,孩子刚满月即去上班,儿子也天天加班加点,可徐家的经济状况仍没什么好转,徐祥顺想放弃回意大利探望亲人了。可儿子却希望爸爸早日去意大利找到亲人。 在儿子的再三坚持下,徐祥顺和几个热心相帮的朋友,来到一家合资企业求助。这家企业的老总早就听说过徐祥顺的故事,加上徐祥顺在当地人缘好,老总不但同意给他提供探亲费用,还让自己在意大利的哥哥帮助徐祥顺。很快,父子俩办妥了去意大利的签证和手续,徐祥顺却还是高兴不起来:他不知如何面对妻子苏凤媛。
当年徐祥顺27岁了都说不上媳妇,苏凤媛顶着很多人的偏见与压力嫁给了他。徐祥顺感动之余,也知道了怎么照顾妻子,和妻子几十年相敬如宾,他从不和妻子吵架,与儿女之间也是这样。
动身前,徐祥顺带着儿子以及同母异父的妹妹,专门到父母墓前,摆上鲜花,按当地习俗:出远门前祭拜过世的亲人,祈求他们保佑平安。
10天后,一直在帮助徐祥顺寻亲的卡罗夫妇以及郑会长等华侨,在意大利顺利地接到了徐祥顺父子。55年了,徐祥顺终于回到了意大利家乡。放下行李,他们直奔那座让意大利人引以为自豪的米兰最大的教堂。在教堂里,徐祥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从小就在中国的家里,看到母亲每天对着贴在墙上的从意大利带去的这个教堂的图片前祷告,今天终于来到了这个教堂。
本来米兰的华侨们,为徐祥顺父子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但父子俩探亲心切,要求早点去见意大利亲人。他们的亲人把见面地点选在威尼斯附近的波多浓内市,那里是千蒂家族的发源地,距离米兰300多公里。为欢迎他们的到来,族姨们派出了代表等候在镇口。
3岁就离开意大利去了中国的徐祥顺,意大利语非常生疏了,和族们的交流很困难,喝水吃饭都要人翻译。亲人们相见还没聊够,市政府就来请他们了。原来阿维热寻亲回家的故事,已传遍了小城。市长也读到了有关报道,代表市政府欢迎阿维热父子的归来,对他们的归来感到高兴。
分别55年的亲人终于团聚了。他们纷纷拿出老照片,回忆55年来的人生经历。有位族姨二战时只有12岁,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阿维热的母亲千蒂,带着阿维热要跟丈夫去中国时,向全家泪别。谁料书信来往4年后,千蒂就病逝在中国。亲人们闻讯非常悲痛:可恨的战争使千蒂背井离乡、客死异国。他们决定按千蒂临终前的嘱托,把阿维热接回意大利生活。此时,千蒂的亲生父母已辞世,族姨们担负起此任。没想到阿维热已改为中文名字,她们从此与他失去了联系。
虽然55年过去了,表亲们还是想为阿维热父子做点什么。他们说永远都记得阿维热的父母,她们可以不管阿维热的国籍,但要管阿维热儿子的国籍,管他来意大利工作或来意大利生活。表亲们当场向市长提出,希望恢复阿维热父子的国籍与待遇。市长答复:需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后决定。 当地入秋了最大的一场雨后,亲人们想留阿维热父子住两天。父子俩考虑到语言不通,婉言谢绝了。就在和亲人们相聚了一天的父子俩想回米兰时,小姨妈优兰达邀请他们去她家,说有重要东西要交给他们。
她带着阿维热父子来到阿维热妈妈出生登记的教堂,把有关的证书交给父子俩,再次挽留他们在她这儿住一晚,好好聊聊。阿维热还是婉言谢绝了。他们在镇上找了间旅馆住下,第二天一大早,没让姨妈们送,就离开了挂念了55年的家乡。
刚到意大利几天,阿维热父子就有点想念中国的家了:还是自己家里晨出暮归的生活亲切实在呵!阿维热年纪大了,体力差了,手又残疾了,若留在意大利,也许难以生存。喜欢意大利,长于意大利的郑会长的二女儿,在意大利开了家餐馆,她也劝阿维热父子留在意大利。可父子俩说:尽管意大利很美丽,但他们还是喜欢自己生活了数十年的家。郑会长的二女儿劝道:先留下来,慢慢就适应了,哪有意大利人不喜欢意大利的?父子俩说:我们已是中国人。在家里东跑西跑无处不去;在这里语言不通,连路都不认识。
见到了亲人,阿维热非常高兴,可看到这么多和自己长得一样的意大利人,他却不知说什么好。想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想到妈妈已去世多年,他忍不住哭了。
尽管意大利的亲人都劝阿维热一家人搬来意大利。可他还是觉得在中国比较习惯。阿维热的签证期是两个月,但他总是急不可耐地想回中国。米兰的华侨们盛情挽留他在意大利家乡多呆些日子,华侨们专门讨论了阿维热的情况,得知他家欠有几万元债务,即组织华侨们为他募捐;中国驻米兰大使也看望了他。对于这些热乎乎的爱心,阿维热一方面感到激动,另一方面,尽快回国的意念依然不减。20天后,他还是离开了意大利。临行前,阿维热的最大愿望,就是再去看一眼米兰大教堂--那个让他在记忆深处永远抹不去的地方。他在教堂门前,伴着白鸽照相留念。
了却了心愿,阿维热离开了他魂牵梦萦55年的家乡意大利,回到了他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至今还生活在他呆了55年的中国乡村里。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带带孙女儿。孙女儿的爸爸 ,也就是阿维热的儿子留在了意大利。而阿维热表示:他是不会离开中国了,他会在中国为意大利的亲人们祈祷祝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