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科研再获新进展,此次有何新突破?

如题所述

新一代 "人造太阳 "的等离子体电流输出可以达到2.5兆安培以上,目前正在以超过1兆安培的速度运行,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的新纪录。这一新突破意味着未来该装置将能够在超过1毫安培的等离子体电流下常规运行,并进行突破性的科学研究,这对中国未来参与国际热核反应堆(ITER)实验以及独立设计和运行聚变反应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各种高科技技术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特别是在核聚变领域,中国已经成功建造了一个寿命为1000秒的 "人造太阳",利用该国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1000秒的核聚变放电,刷新了此前由西方国家保持的400秒的世界纪录。400秒的世界纪录,最高温度达1.6亿摄氏度,标志着中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武器。受控核聚变可以人为地控制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融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人类能够收获太阳所释放的所有能量,那么人类就不必担心资源枯竭,但对于现阶段的人类来说,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必须在地球上创造一个 "人造太阳"。其原理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过程非常相似,由于其主要原料来自于海水,所以也是纯粹的环境友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根据研发部门的预测,我们的 "人造太阳 "将在2050年左右准备好用于商业用途,这意味着还需要30年左右。当然,这些只是预测,因为聚变能源还有另一个关键,那就是 "可控性"。如果人类不能开发出可控的核聚变,就不可能使其成为人类的最终能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3

迄今取得的实验结果是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研制的国际先进的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基本克服了重大技术难题。

为中性束注入系统2013年投入EAST物理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EAST超导托卡马克作为国际重要的长脉冲核聚变实验平台,在高限制放电时间上实现了100秒的突破,为中国下一代核聚变装置的建设和国际核聚变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太阳的光和热来自氢的两个兄弟——氘和氚同位素——在汇聚成氦原子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人造太阳是模仿的过程。

目前,人类核电站有序使用的核能是一个核裂变过程——从较重的原子核到较轻的原子核,从中获得释放的能量。轻核聚变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是核裂变的几倍。中国循环器第二台M装置是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新一代先进磁约束聚变实验研究装置。采用更先进的结构和控制模式,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可达到1.5亿摄氏度,可实现高密度、高比电压和高自举电流操作。

目前,也是中国核聚变能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设备,国家原子能机构总工程师刘永德:根据我国核工业的长期发展愿景,我们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核聚变能源的应用,这将面临许多挑战。                              

中国二回路M装置的建设和运行,标志着我国核心级等离子体物理及相关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自主建设核聚变反应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它也为我们进一步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创造了条件。

第2个回答  2022-10-23
这次的新突破就是等离子电流突破了100万安倍,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运行新纪录带来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对于我国科研的发展带来的意义是非常积极的。
第3个回答  2022-10-23
人造太阳科研的新进展就会使得我国的科研技术获得了很大的突破,而且也会使得我国的科研技术有更大的进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