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乡土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如题所述

中国创新人才的缺少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学校和社会都存在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人才的竞相涌现,全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高校的主要任务。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要分类型,地方高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既包括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理论家和能够发明创造的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也包括大量具有创新思维、推广新思路、扩散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还包括规模庞大的能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型人才。换句话说,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分类型的。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都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武装,只不过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也不管是哪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本质特征均在于要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为其以后成为各行各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说,当前,我国已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对学术型人才培养来说,我们在精英教育阶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能型人才则在积极的政策推动下也取得一定成果。唯独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够明确。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只有在造就了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才能造就大量拔尖创新人才,这是“人才金字塔”定律。
  根据我国高校类型及发展走向,地方高校已成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事业2007年统计数据分析:从高校数目看,地方高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1908所的94.2%;地方本科院校634所,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85.7%。从高校学生数看,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1716.8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1.1%;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522.8万,占高校招生总数565.9万的92.4%。又据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增加到2305所,其中本科院校增加到1090所;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增加到2144.66万人,其中本科院校增加到639.4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这些新增院校全部是地方院校,新增在校生和招生数也几乎全部由地方院校来承担。
  这些数据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由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向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模式、多类型转型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直接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也直接承担着经济社会转型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主要任务。因此,地方高校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没有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普遍提高,也就不可能有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0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这是维特根斯坦思考过的第一个哲学问题。

当时只有八九岁的他,向自己问了这个问题,并苦苦思索,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这个问题的两难性折磨着他,逼迫着他去解开谜团。

据《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的传记作者蒙克所说,正是“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

可见问题是引发探索和创造的动机、动力,问题才是创新突破之父。

难怪伟大的爱因斯坦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提问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

提不出问题就是思考的停止
现代哲学史上,有着这么一则趣闻:

有一天,罗素跑去问同是剑桥大学哲学教授的摩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摩尔毫不犹豫地说:

“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

“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神情困惑,有一大堆问题要问。”

后来,如摩尔所预料,在《逻辑哲学论》发表后,维特根斯坦成为了哲学界的超新星,风头盖过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哲学家罗素。

后来有人反过来问维特根斯坦:

“罗素先生的哲学为什么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回答道:“因为他再也不问‘为什么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哈佛大学这句话:“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广为流传!

清华院长:我们为什么没有创新人才?
不久前看过一则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先生的访谈。

中国人的创造力是如何失去的?

石院长说,中国的儿童在幼儿园里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那真是让人感到惊喜!

但为什么到了研究生阶段,老师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时,一部分学生处于无问题状态。

这就奇怪了,无论在课堂,还是在学生的论文选题,以及到最后的研究过程当中,看不到像幼儿园一样的状态了!

石院长和老师们都很困惑,这十几年的教育到底是在帮助学生还是在戕害学生?

“至少从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这种热忱,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我们中国的教育不能说做得很好了。”石院长如是说。

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不一而足,但不启发训练学生思考,而是要求记住事实,追求标准答案算原因之一吧。

标准答案培养出来的人,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更别说去解决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丧失了思考能力,无法辨别是非善恶,无法在文化、艺术、思想领域产生任何创见。
常听人说,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满脑子的标准答案!

其实,如果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没有其他的可能,那么这就是一个笨问题。

什么是好问题?

畅销书《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说:一个好问题,我们得到的并不是回答,而是引出两个新问题。

世间多少好答案在苦等一个好问题
一个好问题可以解决问题的一半,因为一个好问题能直击问题背后产生的根本原理。

创新国度之称的以色列,小孩放学回到家,犹太妈妈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在学校,有没有提出一个老师回答不了的好问题?”

相形之下,中国妈妈一般会问,你今天学到什么?考了几分?听不听话呀?

《哈佛商业评论》有一篇文章认为,人们应该升级头脑风暴的方式了。具体来说,就是要转移关注点,把关注点从寻找答案转移到提出问题上,这样做可以激发创造力。

一个答案的“问题”现在变成了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人们过去对答案渴求变成了现在对问题渴求。 提问才是创新的来源之一!

凯文·凯利相信教育也应该朝“培养人们问问题的能力”这个方向发展。

他说,未来,我们如果想要好的答案去问机器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我们要问一个好的问题,这一定要找人来提这个问题。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