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中的架立筋与跨中钢筋是指同一种钢筋吗?如果不是,二者有什么本质性区别?

如题所述

跨中钢筋就是架立筋。当梁支座处的上部布置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架立筋用来辅助箍筋架立,为纵向构造。把受力钢筋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与受力钢筋连成钢筋骨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力学性能

扩展资料:

在原位标注中跨中位置标注的是跨中筋,标注在支座两侧的就是支座筋。标注在上部中间的就是跨中钢筋,一般是架立筋 标注在上部两端的就是支座钢筋,标注在下面的跨中的就是该跨的通长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钢筋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架立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不是一种。
架立筋的作用是与受力主筋、箍筋共同组成梁的钢筋骨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它受力,所以不是受力筋。
跨中钢筋则一般是受力筋。一根梁支撑在墙、柱或主梁上时,支承这根梁的墙、柱或主梁称支座。梁在支座处的部分就是梁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一般承受负弯矩,上部受拉。梁中间承受正弯矩,下部受拉。一般将配在梁下部抗拉的钢筋叫做跨中钢筋。
梁,尤其是连续梁,上部一般也配受力筋,但一般是为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梁中间不受力或受压应力时,从支座延伸到梁中间的筋,虽然也配在梁上部的跨中,广义上也是跨中钢筋,但一般不称其为跨中钢筋,即使要称呼一般也做简单说明其是梁上部的跨中钢筋。
说的既不专业,又不通俗,就这水平了,希望对你有点参考价值。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19
架立筋是指不参与受力 只起支撑箍筋作用的 跨中钢筋中包括架立钢筋和贯通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