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大结局时宜修头上戴了什么,竟引起甄嬛的杀心?

如题所述

我答一下这个问题。《甄嬛传》大结局,甄嬛去景仁宫看见原皇后宜修(蔡少芬饰)时,皇后头上确实戴了一朵蓝色的花,但绝不是这区区一朵花引起了甄嬛的杀心,甄嬛早就对皇后有杀心了。而且此时来见皇后的时候也已经对她的命运有了系统的安排。这个问题这样问其实是有问题的,它在放大了那朵花的作用的同时,把女主甄嬛这个人物弄“小”了。这么一说,好像是甄嬛本来都不想杀她了,而是因为一朵儿花才警醒了她,才让她想杀皇后而后快。不是这样的。接下来详细说说。

01、甄嬛的回应

在《甄嬛传》大结局时,雍正帝龙驭上宾,新帝登基之后,甄嬛身边小允子前来报告,说景仁宫原皇后宜修听见新帝登基的动静,翘首以待。注意,这里甄嬛给予的回应。甄嬛说:“她还惦记这个呢”,“她还想着新帝登基,能挪她出景仁宫,尊她为太后呢。”各位,甄嬛这样表达已经很明显了吧,那就是宜修的司马昭之心,她早就了然于胸了。

因为宜修一直没被雍正废后,虽然她被打击到不行,但在名义上她还是先帝的皇后。如果用宜修自己的说法,她应该被尊为母后皇太后的。这些“常识”,甄嬛那些人会不知道吗?不可能不知道的。所以,甄嬛去看原皇后和当年她去看华妃年世兰一样,是带着成熟的想法去的,不会因为看见一朵花就起杀心,也不会因为看不见那朵花就不起杀心。

02、“不杀人但诛心”

甄嬛到了景仁宫之后,和皇后聊了许久,因为有很多事要交代,包括断绝了宜修的念想,包括裁决宜修的命运等等。比如,她亲口告诉宜修被永久剥夺了升太后的权利;她亲口告诉她在死后将被葬入妃陵,而不是纯元和雍正的泰陵,因为之前的“死生不复相见”;她亲口告诉她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她被永远剥夺青史留名的权利等等。

但要注意,她虽然说了很多,也够狠,但没有一条是直接要她死的,皇后的死并不是甄嬛赐死的,而是经受了甄嬛刺激感到了绝望而后自绝生命的。也就是说皇后宜修如果信仰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生哲学,那么她本可以不死。因为甄嬛给她制定的方案是,让她活着比死了更难受,那时候的甄嬛想要除去一个人太容易了,但人死如灯灭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了。但让其活着,让其绝望的活着,才更让甄嬛体会到完成复仇的快感。所以我叫甄嬛这样的表现为,“不杀人但诛心”。

总之,甄嬛的杀心不是被宜修头上戴了什么引起的,以上就是我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8

在《甄嬛传》大结局的时候宜修头上戴了簪花,这就让甄嬛起了杀心。


01、簪花是小主侍奉皇后的礼仪


只要是仔细看过《甄嬛传》的人就不难发现簪花是什么东西,甄嬛曾在剧中多次为宜修簪花。甚至在从甘露寺回来之后还为宜修簪花过,当时宜修还表示甄嬛虽然出宫但是一点礼仪步骤都没有忘,伺候的很好。从这就可以看出不管甄嬛多么得宠,在宜修面前也只是个奴婢。

这种身份差别在前几集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在教习姑姑到甄府的时候就曾表示过皇宫里正经的主子只有三位,分别是皇上、皇后和太后,所以不管一个妃子再怎么得宠也不过是小主罢了,皇后永远是他们的正经主子。在大结局的时候宜修的装束还是很得体的,至少没有太过凌乱,而且一切的装扮都是按照皇后来的,连簪花也簪上了。


02、甄嬛已经是后宫老大了


甄嬛在去看望宜修的时候她已经当了太后了,而且是后宫里唯一的太后,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新晋的皇后和妃子根本不是她的对手。这时候的甄嬛心性已经变了,她已经什么都不怕了,而且已经在宫中称霸王了,她不允许还有威胁自己地位的人。

她在探望宜修的时候看到宜修头上簪的花,这花让她想起了伤心的过往,比如说果郡王去世、眉姐姐去世,甚至连皇上去世都算上。因为在宜修簪花的时候她还没当上后宫最尊贵的女人。她很难去回忆过去,因为一回忆就是一段伤心泪。但是在宫里却有一个人时时刻刻的提醒她那段伤心的过往,这她能忍?她肯定会对她起杀心啊。甄嬛这时候的温柔也就在她亲生的孩子身上了。


03、宜修依然有野心


宜修这时候还是有野心的,要不她也不会在头上簪花。宜修一直是一个非常注重皇后阵势的人,因为她心虚,因为皇上不爱她,所以她只能通过外界的东西来找补,比如说只有皇后才能佩戴的首饰,还有皇后才能穿的颜色,包括只有皇后才能簪的花。皇后这时候还在宫里做着她的春秋大梦。

宜修知道皇上驾崩了,她不相信甄嬛不让自己的亲生孩子当皇上。新帝即位以后宜修肯定会利用大臣来施压,让新帝把她放出来封她为太后,但是她没想到甄嬛让四阿哥当皇上,这也算一种交易吧。甄嬛让四阿哥当皇上,四阿哥不让宜修当太后。甄嬛在看望宜修的时候发现她还是有野心的,所以肯定不会饶她一命,因为这时候的她已经深谙了对敌人仁慈就是在还自己这个道理。

第2个回答  2020-05-05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关于《甄嬛传》中宜修败落时头上戴了花,竟引起甄嬛的杀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

乌拉那拉氏-宜修,这个命运可悲的庶出女子,她没有甄嬛那般的才思敏捷与如花美貌,也没有华妃那样势力显赫的坚硬后台,又已经是年逾四十,红颜衰老,风华不再的老女人,膝下又无子嗣可做依靠,能够一直稳做皇后宝座,母仪天下,其胸中城府与腹内韬略也是深不可测的了。宜修高明地掌控她的局势与命脉,深知以自己的才貌不足以稳固雍正的宠爱,所以适当地拿捏好轻重,利用太后这个如日中天的亲眷,与死去的姐姐纯元在雍正心里独一无二的地位,聪明伶俐地运用巧力,十拿九稳地就掌控了凤印,稳居中宫。

甄嬛似乎就是宜修命里的克星,不是莞嫔甄嬛,而是鸾凤还巢的钮钴禄甄嬛,回宫后的甄嬛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安陵容与甄嬛水火不容地斗了一辈子,却在临终之时突然的心怀愧疚,良心发现,所以把她这些年来跟在皇后身边的一丝收获送给了她充满歉意的姐姐甄嬛,甄嬛茅塞顿开,才知宜修皇后杀了纯元皇后。利用这一点甄嬛彻底铲除了乌拉那拉氏宜修,成了雍正后宫里位同副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人。

甄嬛扶持四阿哥登基后也想起了这位昔日的老对手,在景仁宫甄嬛见了容颜老去的宜修。虽然宜修的头发已经变白,眼睛也有些花了,但是宜修的精神气一点都没变,她还幻想着新帝登基能接她出这景仁宫,大结局是宜修头上戴了一朵花,这是她当皇后时习惯,嫔妃每天都要为皇后簪花。这是皇后才具备的资格,这个时候宜修已经一败涂地了,但是她依然戴着这簪花。甄嬛二次回宫后就亲自为皇后簪了花,看到被禁足在景仁宫的宜修还依然保留着当年的习惯,可见她依然是没有死心,还对自己皇后的名分看得那么重,难怪甄嬛要除掉她了。

于是就挑了最让她接受不了的话来刺激宜修,甄嬛将自己与新帝商议依旧尊她为皇后的消息说了出来,甄嬛一番话彻底断了宜修的希望,而宜修这辈子都为皇后宝座争斗,到头来甄嬛却让她的名字永远消失在史册之中,就算她得到了皇后的名分又如何,最终只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不得不说甄嬛最后真的是够狠。很开心今天在百度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

第3个回答  2020-09-20

让甄嬛最后起了杀心的是宜修头上的一朵花。因为在宜修还是皇后的时候就有这个习惯,嫔妃每天都需要为皇后簪花,所以甄嬛看到这朵花的时候,就知道宜修一直都没有死心,一直都是在想着她的皇后宝座。


《甄嬛传》虽然只是一个后宫剧,但是自从播出以来,也是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热捧,整个剧不管是剧情还是细节都做的极好,是一部口碑与收视率双赢的上品佳作。里面的演员也都是请用的大咖,演技都是杠杠的,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孙俪。

她扮演的甄嬛不管是刚进宫时候的“乖巧”和伶俐,还是最后变成了一个会保护自己的人,都演得非常的好。特别是刚开始喜欢皇上的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演的非常好,演出了那种对心爱之人心动的感觉。如果不是因为深在后宫,估计这一份“乖巧”和“可爱”都会一直保留下去吧。


宜修是纯元皇后的妹妹,孝恭仁太后的表侄女,所以太后对宜修也是非常的疼爱和照顾,至死都是要保全宜修的皇后宝座,毕竟太后也不希望乌拉那拉氏的荣耀就这么没了。所以就算是太后知道是宜修害死的的纯元,她也装作不知道。

宜修是有过孩子的,但在雍正还未登基前便夭折了,所以之后她扮演的一直都是一个表面看起来仁爱,但是背地里阴险狠毒的人。在后宫,主要就是以华妃和皇后为首,而甄嬛被针对的原因就是因为长得像纯元皇后。其实甄嬛一直都没有害人之心,但是就因为皇后害的甄嬛小产这个事儿,两个人也算是结梁了。


所以在后面甄嬛复位之后,也是想方设法的扳倒了皇后,甚至找出来了纯元皇后死的真正原因,但是就在皇上想要下旨废后的时候,太后的贴身宫女竹息姑姑拿出了太后的秘旨,告诉皇帝太后的遗愿是不要废后,虽然这算是留住了皇后的名分,但皇上则用了一句死生不复相见来结束他与宜修的情分。所以就算是皇帝去世之后,皇后也没走出景仁宫,甚至两个人都不能生死同穴。

甄嬛扶持四阿哥登基后,就去看了这位“幽静”的皇后。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宜修的头发白了,但是她的精气神却是一直都在,甚至还在想着新帝登基自己能够出景仁宫。

在景仁宫的这段日子里,宜修也是一直保持着以前的习惯——簪花,也就是这一点,让甄嬛彻底愤怒,她告诉宜修,自己已经和新帝商量好了,永远尊她为皇后,也就是这么一番话,彻底短了宜修的念头,是的,她成不了皇太后了,也就是这句话,压死了宜修。


在宜修的心里,皇后的宝座尤为重要,所以从坐上去的那一刻开始便不择手段的保全自己。但是有因必有果,终究也是这些东西害了自己。

第4个回答  2020-08-01
戴上了一个花帽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