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哪些作用吗?

如题所述

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大脑灵敏度联系很大,研究表明,手部动作越灵活的孩子,大脑的各项能力越强,这是为什么现代早期教育重视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了。 要培养2岁孩子的动手能力,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折纸游戏,两到三步就能完成的这种。孩子大一点可以慢慢增加复杂度。另外,剪纸也是一项不错的游戏,可以先让孩子试着尝试拿剪刀,学着剪纸条或剪图案等,剪刀可以使用儿童安全剪刀,家长也要陪在身边,以确保孩子安全。

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教导孩子整理玩具、打扫房间、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饭,学习擦桌子扫地等。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既能培养了手部的灵活,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还能有效促进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这些动作技能的成熟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孩子在阅读、写作和计算方面更胜一筹。
动手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幸福。研究发现,当孩子发现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快乐。而这种幸福感将成为构建自信心的坚实的基础。

国外研究表明,孩子动手能力的高低与脑前额叶发育息息相关。
脑前额叶支配对情绪的控制、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判断与决策能力、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这一控制系统的发展主要依靠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包括尝试和犯错的经验。换而言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能有助于脑前额叶的发育,让孩子更易于适应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积极引导、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以及家长参与等方式,强化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幼儿的创造意识,为幼儿的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3
从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劳动习惯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勤于动手能发展儿童的智慧。经常动手可以促进大脑运动中枢的发展。手的操作、语言的发展在人类意识形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21-06-23
首先就是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游戏,而且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比如说让孩子自己洗袜子或者是吃完饭之后,要让孩子把餐具送到固定的位置,而且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搭积木。
第3个回答  2021-06-23
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意志,还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的孩子从两岁参加早教,不仅早早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而且做事情很有恒心,不会半途而废。
第4个回答  2021-06-23
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可以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