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庄与顺治

清朝的孝庄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顺治是否真的出家?

在满清统治的近300年间,一共册封过二十八位皇后,其中能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当数有“开国太后”之称的孝庄文皇后。

她是皇太极永福宫的庄妃,是少年天子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是康熙大帝玄烨的祖母,她与清初三代帝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那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她与摄政王多尔衮之间的恩怨情仇,都成为了后世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从对孝庄文皇后画像的分析开始,一起探讨“孝庄太后下嫁”之谜。

孝庄文皇后的便服画像

孝庄文皇后坎坷传奇的生平概况

孝庄文皇后,本名布木布泰,来自蒙古显赫的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她一生崇尚简约自然,正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孝庄文皇后的便服画像”所见,画中人福相满面,身穿简朴长袍,手拿佛珠,全身上下没有佩戴任何珠宝首饰,目光坚定地安坐于龙椅之上。

然而,与质朴低调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那精彩绝伦的华丽人生。

孝庄文皇后机智果敢,擅长谋略。她13岁嫁入后金皇族,封为皇太极的庄妃,一生辅佐过顺治与康熙两代帝王,却两度拒绝垂帘听政,恪守本分而不贪恋权位。康熙即位时受封为“太皇太后”,享有朝野服膺的无上尊荣。

孝庄是清史上唯一由皇上亲封的太皇太后

皇太极的猝死,把孝庄推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公元1643年9月21日,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猝然驾崩,时年52岁,可谓英年早逝。因其生前并无指定皇位继承人,朝局立马出现诸王觊觎大位的暗涌,并很快形成了以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为首与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派势力的正面冲突。

多尔衮与豪格各自手握重兵,势均力敌、伯仲难分,清廷面临着内部分裂的危机。为避免自相残杀、伤及国运,各权势集团经过一番权衡,最终决议由皇太极年幼的皇九子福临继承大统。

多尔衮拥立福临登基并受封为摄政王

不满六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顺治,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封摄政王,共同辅佐幼主。数月后,多尔衮率军入关,一举占领了大明首都顺天府,成为清朝开国史上最具决定性的关键人物之一。

多尔衮带领满清入主中原,因功劳赫赫而独揽大权。随着其权势的与日俱增,王权逐渐凌驾于皇权之上。身为顺治生母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为了确保儿子能顺利长大亲政,不得不以孝庄太后的身份投入到朝堂斡旋与权力斗争之中。正因如此,“孝庄太后要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的传言成为全天下最大的绯闻,并迅速传遍了民间。

“太后下嫁”成为众多影视作品的题材

“太后下嫁”究竟是虚构猜度还是确有其事?

“太后下嫁”赞同论

春官昨进新仪注 大礼恭逢太后婚

                                                       ——出自明朝遗臣张煌言

赞同“太后下嫁”观点的人们认为,上述诗句是最为直接的证据,记述的正是“当多尔衮的王妃病死后,举行了隆重的孝庄太后下嫁大典”一事。

首先,从朝政形势上分析。

皇太极驾崩时顺治小皇帝才6岁,而当上了太后的孝庄也才31岁,孤儿寡母面对大清江山可谓独力难支。要解开困局,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委身于小叔子,即军政大权的实际掌权者睿亲王多尔衮。

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临

其次,从满族的婚嫁风俗来分析。

“收继婚”即兄收弟媳、弟娶兄嫂、子继父妾,是满蒙传统的婚嫁习俗。孝庄寡居时才31岁,正值盛年,下嫁给比自己年长1岁即32岁的多尔衮也是在情理之中。

再次,从权威的档案资料中分析。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清宫档案中,在涉及多尔衮的记载时,多次直接出现“皇父摄政王”的称谓,从而推断出只有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多尔衮才能称得上是顺治的“皇父”。

关于多尔衮的皇父摄政王丧仪合依帝礼诏

最后,从顺治对多尔衮的残酷清算来分析。

多尔衮一生“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但在其39岁意外暴毙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遭到了残酷的清算。刚亲政的顺治帝宣布了多尔衮的十四大罪状,褫夺其一切封号,还要对其挖坟掘墓、削首鞭尸。

顺治何忍能对为他打下了大半江山的亲叔叔如此恨之入骨呢?民间普遍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正是顺治对多尔衮当年逼迫孝庄太后下嫁的一番疯狂报复。

《清世祖顺治皇帝朝服像》

“太后下嫁”否定论

持反对意见的一派则认为,张煌言的诗是文学作品,有想象夸张的成分,不足为凭;同时,针对“皇父摄政王”称谓的档案记载也提出了有力辩驳。

经考证,在古代就出现过儿子称某男子为父,但其母并未嫁给该男子的现象。譬如西周的姜子牙,吕氏名为“尚”,因大功于伐纣建周,而被周武王拜为“尚父”,以示对其无上的尊崇。

由此及彼,以顺治的口吻称多尔衮为“皇父”是效仿了周武王尊姜子牙为“尚父”和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这仅仅是君主对重臣的尊称,而不是“太后下嫁”一事的明证。

藏北京大学的《清太后下嫁摄政王辨正》

“太后下嫁”延伸出的“昭西陵”选址之迷

中国古人讲究夫妻合葬,按照清代的丧葬制度,皇帝和皇后一定要同陵同穴。然而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却与皇太极的昭陵远隔千里,且建在清东陵区大门外一旁,难道孝庄真的屈尊下嫁给了摄政王多尔衮,而清朝皇室就让她千秋万代为子孙看守陵门充当警卫,以示惩处?

据“太皇太后遗诏”记载,孝庄在弥留之际对孙子康熙留有遗愿,意思是一方面太宗(即皇太极)与孝端皇后合葬的陵寝奉安已久,卑不动尊;另一方面孝庄自己又对顺治与康熙父子俩有万般不舍,因此嘱咐康熙无需对关外的昭陵大动土木,而是在顺治的孝陵四周为皇祖母安陵即可。

位于沈阳的皇太极陵寝清昭陵

孝庄的遗言让身为孙子的康熙皇帝十分为难:若遵照太皇太后遗言就要违背祖制;若依祖制行事又要违背太后遗言。康熙终不得法,只能把孝庄文皇后安葬之事一拖再拖,直到35年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难题才得到比较彻底的解决。

陵寝的命名和位置,反映了后世子孙对孝庄的尊崇

雍正二年,清廷上下一致认为孝庄文皇后梓宫停放的“暂安奉殿”“……至今三十余年。圣祖仁皇帝福寿康宁,四海生民乐育,诚稀有之吉兆,允宜定为陵寝。”于是孝庄文皇后在暂厝37年后,即雍正三年年底,得以“永安”于今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旁,称“昭西陵”。

位于河北遵化的孝庄文皇后陵寝昭西陵

为什么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都没有把方位用于命名内,而孝庄文皇后的陵寝要称为“昭西陵”呢?

根据清朝陵寝制度,皇后陵寝需根据其夫陵名来命名。陵名首字用其夫陵名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根据皇后陵位于夫君陵的相对方位而定。清代陵寝都是尊者坐北朝南,所以皇后陵只能建在皇帝陵的东面或西面。

“昭陵”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位于盛京(今沈阳),在方位上相对而言,孝庄文皇后的陵寝在昭陵之西,所以称为“昭西陵”。由此可见,清朝皇室后世明确表态,孝庄文皇后陵寝与昭陵为同一个体系,孝庄文皇后是从属于太宗皇帝的皇后。

昭西陵因人为与自然因素遭到严重的破坏

为什么昭西陵要建在清东陵陵区的南面,“搁置”在风水墙外的大红门左侧呢?

因为清东陵以顺治帝福临的孝陵为主陵,已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尊位。如果将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内,无论建在何处,都将卑于其子,明显悖于礼法。

同时根据清代祭祀礼仪,谒陵拜祖须从辈分最高的陵寝开始。孝庄文皇后的辈分高于清东陵的所有帝后,而昭西陵建在清东陵大红门的左侧,正是使得晚辈谒陵时能先从昭西陵开始。

孝庄文皇后,身处皇权真空的特殊历史时期,虽只是后宫的一名女性,但能以超越性别的政治家气魄力挽狂澜于既倒;她辅佐了两代帝王,心有雄才大略却能淡泊名利、黜奢崇俭,可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17
顺治的生母,就是有名的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她13岁嫁给皇太极,后来住在永福宫,被封为庄妃,所以称她为永福宫庄妃。皇太极登极为天聪汗时,她才14岁。夫君死得太早,刚满三十周岁就守寡,是她的不幸;但她的大幸却是儿子做了皇帝,自己则做了皇太后。庄妃本身不是皇后,儿子也不是皇长子,却一口吞下两枚幸福之果——儿子做皇帝和自己当太后。 在当时,一个三十岁的寡妇带一个六岁的儿皇帝实在是不容易,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明朝万历皇帝和他母后的故事:万历皇帝十岁继位,上皇后尊号为“仁圣皇太后”,上生母尊号为“慈圣皇太后”。他的生母李太后原是宫女,在宫中没有地位,吃饭时仁圣太后和万历帝坐着,慈圣太后却站着。内廷有仁圣皇太后,外朝有大学士张居正,万历皇帝才十岁,她依靠什么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个女人太有心计了!一天,她说,夜里做了一个梦,梦中神托言,自己是九莲菩萨转生。于是,她捐资在北京阜成门外修建一座慈寿寺,供奉九莲菩萨。寺中还修建一座高塔,名“永安万寿塔”,又叫“慈寿寺塔”。从此,再没有人敢欺负这位现世“九莲菩萨”。 孝庄太后倒没有用诸如此类的策略。她深知,同摄政王多尔衮搞好关系才是自己最为稳固的靠山。关于孝庄后和多尔衮的关系,历来有种种传闻和猜测,最有名的是“太后下嫁”的公案。 民国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有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一事。民国八年署名“古稀老人”编写的《多尔衮轶事》则更记得如同亲闻目睹,说“当时朝廷情势,危于累卵”,“太后时尚年少,美冠后宫,性尤机警,……故宁牺牲一身,以成大业”。而多尔衮本来就好色成性,此时更以陈奏机密为由,出入宫禁。至今仍有人认为所谓“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并提出种种理由,但是还没有一条铁证。 提出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几条:第一,庄妃下嫁为保全儿子的皇位。这点前面已经讲过,顺治继位是多种政治势力复杂斗争和相互妥协的结果。第二,兄死弟可娶其嫂是满洲习俗。满洲确实有这样的习俗,但有这样的习俗并不能证明多尔衮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第三,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这是尊称,如同光绪称慈禧为“皇阿玛”一样。如果说,称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就说明太后下嫁的话,那么叫慈禧“皇阿玛”,恐怕要得出慈禧变性的结论来了。第四,蒋良骐所辑《东华录》里记载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云云。高阳认为,极有可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事实。相恋的事可能有,也可能无,但相恋不同于下嫁。 第五,孝庄死后埋在清东陵的昭西陵(在皇太极昭陵西面)。孝庄和康熙都做了解释:太皇太后不愿意惊动太宗的亡灵,而愿意同儿孙在一起。第六,有人说见过《太后下嫁诏》。历史不能凭某人一说,这根本没有任何证据。第七,惟一比较直接的证据是明末张煌言(苍水)的一首七言绝句《建夷宫词》:“上寿觞(shāng)为合卺(jǐn)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我们做一个分析吧。它的标题叫《建夷宫词》,“建”是建州,“夷”就是夷狄,明显地带有民族偏见。这个时候,张苍水在江南,南明势力和清朝是对立的,所以出在敌人之口,记在异国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而且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的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可以比附。 孟森先生早就指出:“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可以说,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特别是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没有“太后下嫁”颁诏告谕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果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 我认为:孝庄太后同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的事确实无。不管下嫁与否,孝庄太后出于母子命运和大清江山的考虑,尽量笼络多尔衮,倒是不用怀疑的。 这样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按理说应当母慈子孝、关系融洽。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关于顺治皇帝和母后的关系,《清史稿·后妃传》仅有四句话的记载:第一句是“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这是例行公事;第二句是“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这也是例行公事;第三句记载:“太后万寿,上制诗三十首以献”,这仍是例行公事;第四句记载:“上承太后训,撰《内则衍义》,并为序以进。”仅仅以上四句话、60个字而已。而同一篇传记,记载康熙同他祖母关系的则有715个字。从中透露出顺治同母后的关系并不太协调。可能有的冲突是: 第一,顺治小时候贪玩,母后管教过严,这是家庭中的常理。第二,顺治的皇后是母后和叔父多尔衮给指定的。小皇后出身蒙古科尔沁贵族,从小娇生惯养,顺治不喜欢。虽然勉强成了亲,但婚后经常发生口角。顺治不顾母后和大臣的反对,强行废掉了皇后。直到顺治病危的时候,被废的小皇后想要见他一面都不行。后来再立一个皇后,顺治还是不喜欢。在皇后问题上母子有矛盾。第三,顺治喜欢董鄂妃,爱得死去活来。太后干涉,母子又发生矛盾。矛盾最激烈的就是第四个,顺治放着皇帝不做,要出宫做和尚,母后当然坚决反对。第五,母后同多尔衮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也让小皇帝心里不愉快。总之,母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太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