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死,活着不好吗

如题所述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人当然也不例外。既然是过程,那么必定有终结的时候。
万物都是过程,只要是过程就必有终结的一天。
一下回答复制:人为什么会死?这个问题很“怪”,但是很重要。我相信她读过我的人生理论,并且站在一个较高角度来思考人生,因此我愿在此把这个问题展开并公开来说一下。

关于生死,许多人在孩提时代都一定朦胧地想过,因为每个“幼稚”的人都渴望:我要永远活下去就好了。孩提时代的人生,刚刚尝到人生的甜头,不谙世事,无忧无虑,在心里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生的欲望。可是人长大了,以为死是人生理所当然的事情,除了怕死,就不再去思考“死”的问题;二十岁以后再去思考“死”的人,就多半不是生活中的常人。所以思考“死”问题的只有两种人:极幼稚和极成熟的人。人为什么会死啊?我的回答是:因为“人”注定要死,任何人对“死”都没有回天之力。

那么“死”是谁“注定”的呢?读过我人生理论的人一定会推测出我的回答:“死”是超人力量决定的。其实这个回答没有新意,在人类最早的智慧中就已经发现“死”的定数,如产生于古巴比伦的人类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就说过:“当神造了人,就把死亡给了人类。”那为什么“神”这个超人力量要安排每个人都有“死”命运呢?这是因为超人力量给人生安排的内容是折腾,而生活循环和生死循环是折腾展开的重要形式。人生可“玩”的宇宙内容是恒定的,而人生折腾必须折腾出新鲜花样,人才会对生活有兴趣并充满热爱之情。可是人生几十年,几十年就看完看透了,几十年就玩腻了,如果不死,那干什么啊?如果不死,拿200年来给人活的话,那么每个人都会活得极其不耐烦,都要努力地自寻死路。我家乡老百姓骂那些患有“折腾癖”的人时爱说一句:“你活得不耐烦了是吗?”的确有不少人是活得很不耐烦了,活三十年、四十年,就已经活得很不耐烦了,怎么还能永远活下去啊?超人力量的造物能力有一种局限,就是送给人玩的“玩具”始终是有限的。如果超人力量规定每个人都活一百岁以上,那么每个人都会因为“玩尽一切”而成为无聊之人和疯子,然后疯疯癫癫地玩到130岁、150岁或200岁以后,通通都会迫不及待地自寻死路。他们这时对“死”的渴望,就像年轻时对“生”的渴望一样心切。这时如果他们的子子孙孙苦苦哀求他们多活几年,他们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而实际上所有的子子孙孙都不会希望他们100岁以上的老人继续活着,而是希望他们赶快死去,因为上上下下、老老小小的人都已经享福和伺候得很“腻”了、折腾得很“腻”了,必须要有“死人”的事情发生,才能使下一代的生活折腾换一种暂新(非“崭新”)的局面。所以超人力量就规定:你们玩吧,玩够了就死吧。就像任何运动游戏都有时间和场次的规定,都有“完结”的时候,玩多了就没意思了;人生这场“大游戏”也是如此,必须有完结的时候,活多就没意思了。

超人力量规定人应该在什么时候死去、活的极限在哪里,一定是颇费周折的。席慕蓉《幕落的原因》中的极妙诗句写道:“在掌声最热烈的时候/舞者悠然而止/在似乎最不该结束的时候/我决定谢幕……我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决定/幕落的时间”——这最后一句照我的意思可以改为:上帝有足够的智慧/来决定/人生幕落的时间。因此超人力量决定:人应该在折腾的乐趣意犹未尽、但大戏已完的时候死去。超人力量规定给人“玩”的东西,无论有生命和无生命,其运动形式都是循环的,生与死——无疑是人生内容循环折腾最重要的形式。人类生活中的前后、左右、上下、高矮、大小、圆缺、黑白、好坏、优劣、进退、取舍……等等,这许多数不清的循环语意,都是反映人生内容的循环形式。循环折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生概念,要读懂人生,必须看懂循环。

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佛法是真正看懂人生循环的;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易经》和《老子》是基本看懂了。看懂人生循环的人,他就不会畏惧死亡,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转变。宇宙内容是有限和循环的,更不要说整个动物界了。在动物界,最主要的生死循环是转变。人死了变牛变马,也可能再变为人;动物死了变人,也可能变为其它动物。动物界循环不已的个体数量是恒定的,人多了别的动物就少,人少了别的动物就多,这其间作为连接点的是一个“死”字。

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当时的人口要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75%。这一被广泛引用的统计结果过于受20世纪人口爆炸的影响——— —比例实在是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要想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结果,我们必须确定现代人类是从何时开始的,出生率是多少,以及历史上到底生活过多少人。普遍认为,现代人是在5万年前出现的。我们可以设想,当时是不会限制人口出生的,且人的寿命都很短,这就导致一个年轻的人口结构和较高的生育率————每个母亲大约会生6到8个孩子。到了中世纪,出生率开始长时间地下降。18世纪以后的记录表明,当时的工业化国家,出生率在持续下降。

美国人口学者卡尔·郝伯(Carl Haub)认为,在农业出现以前,在以狩猎为生的方式下,全世界的人口大约只有500万到1000万。到了公元1世纪,根据当时罗马、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断断续续的人口普查,世界人口已增长至3亿。对这个人口应用一个较高的出生率,就可以估算出,迄今为止地球上总共生活过大约1060亿人 ,由于2007年世界总人口约为67亿,死去的人口
总数应该约是1060-67=993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7
生命的生死新概念

雪峰

  生命本身不存在生死的问题,只存在转化问题,所谓生死,那是一种假象,那只是把生命载体的生存消亡当成了生命的生存消亡。说生命诞生了,死亡了,这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解。

  人们由于不了解生命的全部真相,不了解生命的长度,所以就以自己有限的所见来对生命下定义,这是错误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发夕死的菌不知一天的情景,春生秋死的蟪蛄根本不知道全年季节的变换,你看那翩翩起舞的蝴蝶,徜徉于花草丛中,他们始终不知道有冬天,人,由于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未来,所以,总以自己这短暂的一生来衡量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朝菌说生命没有黑夜,我们作何感想?蟪蛄说生命没有春秋,我们作何感想?人说生命没有前世来世,我们作何感想?

  人们常常谈生死,说某某生了,某某死了,其实,那只是生命的载体——肉体的生长衰亡,而不是生命生了,或死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生命的生死重新定义。

  生命本身不存在生死,但为了与传统生死观接轨,我将如此定义。

  凡人间的人,向下层生命空间转化,就叫死。

  凡人间的人,依旧轮回到人间,就叫半死不活。

  凡人间的人,向高层生命空间演化,就叫生。

  更明确点说,人向动植物层、阴间、冰冻层、火炼层等转化,就说这个人死了;人依旧轮回到人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其生命的一半是死的,一半是活的;人向天国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及其仙岛群岛洲演化了,就说这个人生了。

  是死、是半死不活、是生,由每个人自己选择。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些人正走向死亡,有些人正在迷途中转悠,而有些人正在走向新生。

  2011/4/3
第2个回答  2022-08-13
大套网上小说写得真对:愿意轻生的人不重视自己生命,自然不会爱惜身边人的性命或感受。
我们无须为轻生的人过份关顾。
第3个回答  2022-08-19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
第4个回答  2022-08-22
人为什么要死啊。谁也不想死啊。可到老了。不想死也没有办法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