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

如题所述

班主任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方法:

1、以身示范,树立个人威信

树立班主任威信,这一点也许对于每一位班主任来说都认为是当然的,但究竟如何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呢?我总结了四点:首先,班主任要正学生,先要正其身。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向师性”,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不管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2、多设参谋助手,培养优秀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选拔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比较忌讳的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容易变成对手的关系。

3、创设集体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

一个没有共同的目标缺乏集体凝聚力的班级,就好比一团散沙四处流散,班风肯定不会很好。所以我一直把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引导学生参加或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径。

每次活动中我都教育学生:你代表的不是你个人,你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整个班级的形象,乃至我们整个学校的形象。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出色表现,赢得名誉。

通过反复强调、教育,不管是参赛的队员还是自发组织的啦啦队,在活动中都能满腔热情、积极投入、遵守集体纪律,听从老师的安排,其结果也往往赢得荣誉,受到表扬。

集体凝聚力不仅仅在大型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在一些小事情上也反映出来。比如:平时我常常教同学们树立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意识,每次大清整、黑板报、兵乓球、篮球等等活动的评比我都要求他们看看最后的结果,发扬优势、缩短差距,形成良好的班风。

4、细化管理,常抓不懈

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是高中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广纳良言,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管理制度。

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罚分明。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高中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5、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

高中生学生的心理状况极为复杂,有的因家庭关系破裂,缺少温暖而自暴自弃;有的因自我约束力太差而无心向学;有的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郁闷寡欢;有的因智力低下、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对头导致成绩低下而缺乏自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4
班级的氛围,是一个班级成绩的关键,也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基本阵地,更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而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管理好班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很多班主任,为了方便于自己的管理,会主动树立起同学敌对的关系。比如教唆同学出卖同学,互相打小报告。这种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方便老师的管理与班级的纪律的,可是教育工作者,除了管理之外,更多的是要建设学生的良好品质与正确的人生观,这种扭曲的方式,只能说是害人害己。
二、善用合适的管理工具——接龙管家
详细说班级管理,可以分为各种通知的下发、信息的收集、作业的收集,纪律表现的评比等。像平时学校需要收集的一些信息,老师发给家长后,总有家长不提交,老师还需要一个个的去核对谁没交,老师也累家长也烦,这就容易引起家校矛盾。我现在都使用接龙管家小程序,一条通知找到对应模板点两下直接发给学生家长,谁交了谁未交一目了然,像什么收通知发信息、收作业、收班费我都在用这个,家长也会觉得老师事做的漂亮,专业度高。有时候家长对老师认可,管理好班级,只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具就可以了。
三、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修养,也是班主任必备的素质。因此,在与学生交流时,要保持平等、宽容和接纳的态度。不要以为自己比学生高一头,就会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只有放下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当班主任放下架子倾听学生的心声时,就会了解到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愿望,并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处理。这样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培养学生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四、班主任要善于协调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
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的任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班上的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共同研究对策。尤其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对症下药。这一点在我班有几个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尤其重要。如果他们的家长能主动配合,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工作,我们就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另外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如在家长会上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家表现和在校情况;在家访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在校情况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