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论语十二章原文

如题所述

高中新教材论语十二章原文: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在早上得知了真理,到晚上死去也可以了。”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孔子说:“君子知晓大义,小人知晓小利。”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想要像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终生,到死才停止,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这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颜渊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和行动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的人就称赞你为仁人了。

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愿意按照您的话去实践。”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它的呢吗?”孔子回答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用来学习讽刺时政的方法。从近处看,可以用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来看,可以用来懂得怎样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