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如题所述

1、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2、大河流域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

3、原始社会时期引水工程条件比较恶劣,河流区域最容易引水灌溉。

4、容易生长草木繁殖动物,长此以往,从事农耕难度大大低于丘陵高山地带。

5、有利于农耕的村落的建设,最后慢慢演化成为人口聚集的城镇,诞生璀璨的文明。

扩展资料:

大河文明特点

大河文明,主要生活于大河大江附近,诸如四大文明,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应为农业文明是人口增加,收入稳定。

人们可以用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发展文化,缺点就是很容易固步自封,四大文明中三个全都被外来文化所毁灭或整合,只有中华文明断断续续的保存下来(由于地形的原因)。

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之外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腊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世界的统治者。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大河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

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往往很发达。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农耕经济是一种和平自守的经济,由此派生出的民族心理也是防守型的。作为典型的大河文明,中华民族较少有拓边侵略的行径。最能体现中国人防御思想的是长城的修建。

长城,不带进攻性质,完全着眼于防卫。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曾执世界文明的牛耳,特别是纺织、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火药、建筑等行业的成就,曾一度令世界各国望尘莫及。大河文明创造了灿烂而持久的封建文化,维系了长期的政治稳定。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大河文明的特点是:稳定持重,但不思变革;注重防卫手段,但缺乏出击精神;推崇道德,但轻视效率;安贫乐道,但不具冒险精神。

如大河文明造就的中国的战略文化,崇尚“人之初,性本善”,崇尚“和为贵”,将基本战略目标定位于守国土、求统一、保和平,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争手段选择的最高境界。

这一战略文化传统曾经使中华民族蒙受过诸如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结局,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并不会因此而埋没其光辉,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河流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3
1、古代亚非文明也被称为大河文明
  古代北非和亚洲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代居民很早便在这些地区生产劳动,生息繁衍,所以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古代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这些地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并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特征。 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 发源地域 出现年代 共同点 原因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约BC3000年 都发源于大江大河,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 约公元18世纪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2500年
古中国 长江黄河 约公元2070年禹建立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3
原因大致有: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个回答  2013-07-13
因为古代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所以都集中在大河流域
第4个回答  2013-07-13
没河没水 你靠天吃饭么? 大河流域 便于灌溉 便于运输(水运) 便于生存(出征and so on) 也便于文化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