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南方北方,是以秦岭分界还是以长江分界?

如题所述

以秦岭-淮河分界。

秦岭-淮河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Qinling-Huaihe Line,简称秦淮线)是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扩展资料

分界线: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气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8、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岭—淮河一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地理和气象学上的南北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而民间则一般将长江作为南北方的分界。

秦岭还被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作为中国北亚热带与东亚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秦岭特殊的地貌构造格局,起到了阻寒揽湿、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聚集资源的作用,影响远及长江、黄河下游各省,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秦岭还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流域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为19万平方公里,泗、沂、沭河水系为8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泗、沂、沭河两大水系组成。淮河干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比降0.5‰;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处的三河闸为中游,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面积3万平方公里,入江水道长150公里。淮河中上游流域有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21条,其中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此外,淮河流域还包括有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高邮湖等多座较大的湖泊,其中洪泽湖的库容达130亿立方米,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南部大别山区最大达1300~1400毫米,北部黄河沿岸仅为600~700毫米。每年6~9月份为汛期,降水量占年总量的60~70%。淮河流域年均地表径流深为240毫米,年地表径流量为622亿立方米,属中国水资源短缺地区。流域内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蕴藏较丰富,一般在地下60米内均有较好的含水层,地下水来源由降水补给。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年均为224亿立方米。两者合计为846亿立方米。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淮河的水质日趋恶化,并一度丧失了自净能力。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整治下,这一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2
秦岭——淮河
第3个回答  2013-07-12
秦岭
第4个回答  2013-07-12
秦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