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初试总分410分,政治73分,英语73分,汉语基础128分,汉语国际教育交出136分。

一、初试复习

(一)英语

1、单词是根本:从三月份准备考研开始,一直到考前一天,我几乎每天都要背一会单词,单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开始背那本厚复的红宝书,可能大家都会头疼,这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背,一遍遍的重复,吃不了苦怎么能成功呢?

2、语法从真题里学:我一开始学语法看的是何凯文的长难句,

可是学完之后还是不怎么明白,后来做陈正康的真题,

一句一句的分析每一个句子,渐渐的就懂了,再后来看朱伟的恋恋有词每一讲都会讲真题里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讲得很好,受益匪浅。

3、别放弃完形填空: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放弃这一题,但是我想奉劝大家不要放弃。完形填空里面很多知识都很有用,而且作为第一道题如果做顺利的话,可以提高信心。我是听新东方的王晟老师讲的完形(他也讲新题型),建议大家听听,能提高很多。

4、重中之重的阅读理解:作为分量最大的题来说,我们应该最重视阅读理解了。提高阅读理解的方法就是反复的做真题,做完研究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考点。我看的视频是新东方的范猛老师(超级帅),不过我感觉做真题比看视频更重要。模拟题最好少做,和真题差别太大。只要把真题研究透了,考试没问题。

5、新题型:就看王晟老师的视频即可,这个题比较简单,争取拿满分。

6、作文要熟背:五星级推荐新东方的王江涛老师,不仅讲得好,而且时不时的还讲一点人生道理,个人经历什么的,相当励志。我主要背得就是王江涛的高分写作那本书,历年真题的大小作文几乎都背了,但是不能死背,背完之后要找相似的题目进行仿写,这才是提高实力的方法。作文要背到烂熟干心,脱口而出的地步,到最后就综合起来,自己写几篇万能的模板,一定要是自己的话,是人话,不能是套话(尤其帝都的考生一定要注意说人话)。在考场时,我就用的我准备的模板,一口气写了下来,爽翻了。

(二)政治

我是从暑假开始看政治的(应该比一般人都早吧),每天午饭和晚饭后看半个小时,时间占用不多,但是暑假完了之后我就已经把马克思和毛中特两块大骨头啃的差不多了。到十月份大纲解析出来后我上手就特别快,等整本书都看完了,别人可能才看完马克思,等我做完1000题了,有的人才看完解析,这无疑就比别人的政治多了许多的准备。

所以我也建议大家不要把政治拖得太晚,因为到后期大家都开始着急了,压力也大了起来,再开始学政治这种需要大量记忆的东西,效率可能就不是太高了。

看完解析之后就是各种刷题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我当时准备了好多本便利贴,有不会的知识点就写下来贴在墙上,没事的时候就记一记,到最后贴了满满一墙,考前一天全部撕下来,一个个再记一遍,特别有成就感。

视频推荐:马克思阮烨,毛中特石磊,思修和近代史看书就行,

后期冲刺强烈推荐徐涛和他的黄皮书,今年床得题不少,而且他还教你写大题的方法,授人与渔啊,太感谢他了!

(三)专业一

参考书:

1. 现代汉语黄廖版。我用的好像是增订四版,版本不一样问题应该不大,不用纠结。

2. 人大出版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指南》这个是圣旨,我甚至觉得10月份或者更晚决定考人大汉硕的 可以直接看指南上面的现汉部分,有些都是直接考原题的,比如去年和今年都考了的,指南上面这个背下来十分已经到手了。

3. 《对外汉语语法释疑201例》这个用来对付近义词辨析的,初试出这本书上的原题比较上,但是复试基本上百分百出一个这上面的原题,今年复试考的是“又”和“再”的辨析,原题。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早点把这本书看起来,每天背个两三组,背完一遍再背一遍,初试和复试的近义词辨析就都没有问题了。

4. 《古代汉语》王力一二册。我的建议也是每天看一两篇文章,自己要注意总结。每章后面的常用词的意思也用心记一记,后面的通论也看看,但是把握好重点,人大的古汉选择填空喜欢考古汉的特殊语法现象的,比如宾语前置啊,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什么的。如果有小朋友10月才开始复习什么的,时间不够,我的建议就是古汉只看通论里面的特殊语法现象,一定要背例子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今年古汉考了一个简答题,是举例说明宾语前置现象,就算你背会了疑问句中的代词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前置什么的写不出例子依旧会很懵比啊(说的就是我)

5. 《现代汉语八百词》这书很好 但是感觉大多数考研党不太有时间沉下心来看,有时间的话扩展一下当进阶武器吧。

6.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这个初试基本不考,但是不看几遍我是没胆子上考场的。所以我的建议是现在已经开始复习了或者暑假开始复习的同学争取初试前看个三四遍吧,能看透更好。复试的笔试今年也没有语言学钢要的题,面试题里面好像有语言学纲要的题,看你会不会抽到了,所以要不要看,看几遍自己把握吧。

我本科就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大一学过两个学期的现代汉语,按道理说应该是有点底子的,但是其实我的现汉水平应该跟跨专业的同学差不多,因为就期末学两天啊,所以跨考的同学要有信心啦(虽然我专一分也不高)

我刚开始复习现汉是先看黄廖本的,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的还算细,但是没有做笔记,就自己在书上随便涂涂画画的。

我那会有点心急,看完一遍就急急忙忙跑去去练习题了,当时是买了曾常年的现汉练习题(事实证明这本练习题很不适合我做,这本书到现在我大概也就做了5%),也拿了图书馆一本齐鲁书社的《现代汉语学习辅导与习题集》去复印了一份。初期练习题我个人比较推荐齐鲁书社这本,填空题什么的比较多,背完一个概念可以回来填填空,感觉蛮练名词解释的。我之前看学姐的经验贴,很多学姐都觉得现汉的知识输入之后一定要输出才能掌握,也就是看完一章或者一部分内容之后就要做练习题巩固。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现汉比较适合看两三遍书之后再做练习。我之前看完第一遍现汉之后就跑去做练习了,其实我书看得也蛮细的,但是掌握地就很不好,做现汉练习题的时候很多做不出来,就整个人都很急很浮躁。因为15人大题型就改了,所以我看完第一遍现汉之后也有尝试过直接去背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但是效果很不好。我第二遍看现汉是边看边做笔记的,我做笔记不喜欢拿笔记本,感觉很拘束自己的思维,我习性拿一沓A4纸做笔记,然后笔记做成树状图的形式。这样我自己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就可以在脑子里搭好这门课程的框架,背起来就会很容易。这一遍我过的非常非常地慢,慢到我都怀疑这时间花的值不值得了,差不多一天花六七个小时看现汉做笔记,大概持续了一个月的样子,把现汉第二遍过完了。我其实也买了各个学校真题的电子版,但是觉得自己去打印也挺麻烦的,所以还是自己去买了一大本真题集带答案的,花了一百多大洋吧,虽然答案有一些错误,但是还是比自己做完一套再自己翻书找答案省心。然后就是指南的问题,我觉得指南比较适合的用法是通读一遍,然后挑出其中比较容易考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部分多背几遍。然后对于现汉我基本复习模式就是做真题,整理错题集,补知识漏洞,背笔记(分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这样的专题背,一一攻克)。专一部分就是这样。

(四)专业二

参考书

1.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这书太重要,考汉硕没有人能绕过这本书。人大前几年这本书考的不是很多,一般文化部分考的都是指南上面的原话,但是今年基本上中国文化部分全是要略上面的,像戴震是乾嘉学派的哪一派的,郑和下西洋是从哪个城市出发的(答案是苏州啦,有没有超震惊,其他两个选项是泉州和广州),三分一个选择还是很贵的。基本都是文化要略这本书上的细节,真的稍不注意就忽略了。所以我的建议是,这本书至少得看七八遍,可以一直翻一直翻,但是一定要看的很细,不然白看了。另外,我在网上上下载了一份学姐分享的要略的完整版笔记,把书本内容按照填空、名词解释、简答梳理了,回头可以分享给大家。大家看过几遍书之后,可以拿这个笔记背。如果觉得集中记忆太辛苦了可以用碎片时间背,像饭后什么的,这样效率也高。另外,推荐大家把这个笔记里面的填空部分挖空了,可以背完自己填空检查一下背诵效果。我之前挖过一遍,回头找找、如何文档还在可以分享给大家。这本书很厚很难背,在背的过程中大家肯定会怀疑时间花的值不值得,我也怀疑过的,可是今年的初试试卷告诉我们,人大的老师并没有忘记这本书。

2.《外国文化史》孟昭毅。这本书蛮好的,但是内容也太多了一点,除非你有大把大把时间,不然别指望把它都背下来。如果你从三月就开始复习了,那你可以当课外书看,有时间随便翻翻。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我的建议是背笔记。之前有同学在网上分享过这本书的笔记的,我下了之后自己对着书本整改了一下,等于变成自己的笔记了,然后就是每天饭后花一小时背这书的笔记。要注意,那些乱七八糟的十几个的阿拉伯人名啊西班牙人名什么直接忽略吧,人大出题还是蛮正的,今年外国文化部分考了一个但丁的《神曲》是用什么语言写成的(拉丁语、弗罗伦萨方言、罗马方言三个选项),其实还是蛮正的题。时间不够就挑重量级的记。

3.《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一本超级小的书,读起来还蛮有意思的,跨文化交际部分看这个就够了。今年初试跨文化分值蛮高的,有选择也有大题,要重视。有需要的话可以找其他书扩展一下。

4.《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询。人大基本不考这本书,但是跨专业的同学还是看看好,可以帮助形成对这门学科的认知

5.《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朱勇。超喜欢这本书的,因为都是实例所以比较不无聊。可以拿这本书应对案例分析哦,应对简答题也是极好的。

6.《国际汉语教师手册:新教师必备81问》这个不是必读书啦 我复试复习的时候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看,感觉蛮好的。人大专业二的问答和案例分析都很活的,多拓展一下应该答起题来会更得心应手。

二、复试

英语口试:我英语四级水平,口语很渣,但是由于很多人水平都差不多,拉不开太大差距,所以不用过于担心。我认为口语问答时的关键不在于你说出多优美多厉害多高级的句子,而在于你是否有胆量说,是否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所以哪怕我英语不是很好,我也很努力地在表达~ 千万不要放弃啊,一定要让老师感觉到你很努力在说。

英语听力:听学姐说好像没有及格线吧,好像哈,所以我也没有过于担心,果然成绩出来了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不过我不建议大家和我一样,大家有时间多听四级听力,我这回就考了原题。

专业课面试:我就看了现汉,因为跨专业所以还看了语言学。老师看了我的简历,知道我是跨专业的考生,首先肯定我考得挺好,然后再问我大学是否学过现代汉语这门课,我说没有,于是老师就只问了我什么是词类,什么是语言。(问我同学的问题真是比问我的难很多啊!)由于我把书背得滚瓜烂熟,所以我回答得非常顺利。

专业课笔试:背书、背课后题、理解知识活用知识,这个没啥说的。有的小tips就是可以去百度文库搜搜这科的题目和答案,可以进行参考,也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搜视频课看,加深理解(只要是同一门课就ok,哪怕版本不同都没事,因为知识都是差不多的嘛。

英语自我介绍:我们都准备好了的,因为17年有这一环节,然而18年直接改成了中文介绍。你们的自我介绍是英文还是中文我就不懂了,不过我建议大家还是准备好吧。(英文自我介绍在你考证考志愿者都能用到呢,心血不会白费。)

三、总结

考研除了考察知识外,更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大部分人在备考过程中都偶尔会感受到临近崩溃的心情,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也要注意缓解,我从往届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出发给出两点建议:

(1)放弃同别人对比

在以往的考生中,总会听见“他都过完三轮了,而我一轮都没有过完”、“他模拟选择就错两个”等声音,你身边会有很多人跟你一起考研,但不要去关注别人的进度,进度快也不一定是学得很好,关注自己就好,做好计划,慢慢来也很快。

(2)懂得放松、懂得倾诉

备考期间压力会很大,适当倾诉会使压力变小,也可以将情绪冒泄出来,得到放松。不管你选择考取什么院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坚持,到考试之前,每天都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者,希望大家都能看见更美的风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