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可以关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或者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类等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 通信系统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和设计方法。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理解与熟悉高频电路中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熟悉各单元电路的组成,组件及参数的选择,使用实验仪器和虚拟实验,进行电路参数的测试和电路的研究,掌握电路的基本设计方,进行电路的调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选频网络; 噪声与干扰;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非线性电路与时变电路,高频功率放大器;模拟调制和解调;反馈控制系统AGC、AFC、PLL;频率合成技术等。《高频电子线路》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逐步培养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属于窄带放大器。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放大倍数、通频宽带、阻抗匹配等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又称为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在小信号放大区域中,非线性失真很小。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另一方面又对带外信号滤除,有选频作用。因此,从原理上深刻理解谐振负载的选频和阻抗变换作用,对于我们掌握《高频电子线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高频电子线路》的学习,我们充分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电路组成、晶体管工作的内部物理机制、高频参数、高频等效电路、参数等效电路。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导纳的计算公式的推导与使用方法。充分理解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内部反馈及稳定工作条件,掌握消除内部反馈的原理与基本方法。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阻抗匹配、接入系数的概念与基本计算方法。我们要学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等效电路,掌握其分析过程。 高频放大器与低频放大器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工作频率范围和所需通过的频带宽度都有所不同,所以采用的负载也不相同。低频放大器的工作频率低,但整个工作频带宽度很宽,例如20—20 000Hz,高低频率的极限相差达到1000倍,所以它们都是采用无协调负载,例如电阻、有铁心的变压器等。高频放大器的中心频率一般在几百千赫致至几百兆赫,但所需通过的频率范围(频带)和中心频率往往是很小的,或者只是工作于某一频率,因此一般都是采用选频网络组成谐振放大器或非谐振放大器。所谓谐振放大器,就是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的放大器。根据谐振回路的特性,谐振放大器对于靠近谐振频率的信号,有较大的增益,对于远离谐振频率的信号,增益迅速下降。所以谐振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而且也起着滤波或选频的作用。 对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来说,由于信号小,可以认为它工作在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的线性范围内。这就允许把晶体管看成现行元件,因此可作为有源线性四端网络(等效电路)来分析。为了分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首先应当了解实际运用时对它的要求如何,也就是应当先讨论它的主要质量指标。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提出的主要指标如下: 1. 增益(放大倍数) 放大器输出电压V O(或功率P O)与输入电压V i(或功率P i )之比,称为放大器的增益或放大倍数,用A v ( 或 A p ) 表示(有时以dB数计算)。 电压增益 : (3-1) 功率增益 : 分贝表示 : 2. 通频带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 0.7(即 1/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用BW=2Δf 0.7表示,如图 3-1 。2Δf 0.7 也称为 3 分贝带宽。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 由于放大器所放大的一般都是已调制的信号,已调制的信号都包含一定的频谱宽度,所以放大器必须有一定的通频带,以便让必要的信号中的频谱分量通过放大器。 与谐振回路相同,放大器的通频带决定于回路的形式和回路的等效品质因数Q L 。此外,放大器的总通频带,随着级数的增加而变窄。并且,通频带愈宽,放大器的增益愈小。 3. 选择性 从各种不同频率信号的总和(有用的和有害的)中选出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选择性常采用矩形系数和抑制比来表示。 4. 工作稳定性 指在电源电压变化或器件参数变化时,以上三参数的稳定程度。一般的不稳定现象是增益变化,中心频率偏移、通频带变窄等,不稳定状态的极端情况是放大器自激,以致使放大器完全不能工作。 为使放大器稳定工作,必须采取稳定措施,即限制每级增益,选择内反馈小的晶体管,应用中和或失配方法等。 5. 噪声系数 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可用噪声系数表示 : N F 越接近 1 越好,在多级放大器中,前二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噪声起决定作用,因此要求它的噪声系数应尽量小。 高频放大器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管的集电极电流永远是基极电流的β倍,β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应用这一点,若将小信号注入基极,则集电极流过的电流会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然后将这个信号用隔直电容隔离出来,就得到了电流(或电压)是原先的β倍的大信号,这现象成为三极管的放大作用。经过不断的电流及电压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很多情况下主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不能胜任带动整个音响系统的任务,这时就要在主机和播放设备之间加装功率放大器来补充所需的功率缺口,而功率放大器在整个音响系统中起到了“组织、协调”的枢纽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整个系统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质输出。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因为声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波,即交流信号电流,三极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频电子线路目前也在从分立元件向集成电路化方向发展。在谐振放大器中,主要应用线性集成电路。他具有可靠性,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调试和适合于大量生产等优点。目前线性集成电路大多由多个NPN型晶体管和少量电阻。电容组成。放大器或其他电路中所需要的大电阻、大电容和电感均必须外接。所以现时的集成电路谐振放大器还是由负担放大信号的集成电路和具有一定带宽的选择性回路两部分组成,另外加接一些大的电阻和大电容所组成的附属电路,如滤波去耦电路等。 目前电子设备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干扰和噪声有关。例如,接收机的理论灵敏度可以非常高,但是考虑了噪声以后,实际灵敏度就不可能做到很高。在通信系统中,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比增加发射机烦的成功率更为有效。在其他电子仪器,它们的准确性。灵敏度等也与噪声有很大的关系。另外,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接收机的工作,因此,研究各种干扰和噪声的特性,以及降低干扰和噪声的方法十分必要。这时,便需要将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中的知识运用到通信之中。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通信领域越来越深刻的研究,《高频电子线路》的知识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识,只有在掌握好了这门课程的知识,才能将里面的要点融会贯通到无线通信的应用之中,《高频电子线路》是无线电技术类各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的基础课,他的任务是研究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只要在熟练掌握了这门知识,以后才有可能在无线通信理论中有所造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4
不懂你问的是什么,要的是求这种东西,还是什么,提问的含糊不清,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第2个回答  2013-07-14
哇 这么巧啊 大胡和小崔都在啊 哈哈哈
第3个回答  2013-07-14
民大的把你...好丢人....
第4个回答  2013-07-14
嘿嘿,大胡你可以呀,大家都在苦恼之际,你来了这一招,高,实在是高,呵呵,那我就等你的捷报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