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如题所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规定了钢筋的锚固要求,具体如下: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1条规定:当计算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应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lab=αfyd/ft;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b=αfpyd/f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2条规定: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根据锚固条件按下列公式计算:la=ζalab,ζa表示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3条规定: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大于d/4;对梁、柱、斜撑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平面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

且均不应大于100mm,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2条规定: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当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mm时取1.10;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取1.25;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取1.10。

当纵向受力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大于其设计计算面积时,修正系数取设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但对有抗震设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不应考虑此项修正;

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d时,修正系数取0.80;保护层厚度为5d时,修正系数取0.70;中间按内插取值,此处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

扩展资料:

钢筋锚固选用

另外,当钢筋为HRB335级和HRB400级其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再乘1.1的修正系数。

在地震区还应根据抗震等级再乘一个系数:抗震等级一、二级时系数为1.15;三级时系数为1.05;四级时系数为1.0。

混凝土中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以上是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在施工图中的设计说明部分,一般都有对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可以根据图中的要求进行检查。

钢筋锚固长度规范:在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

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钢筋锚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