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年有哪些关于多熟种植的学术成果?

如题所述

沈学年在学术领域的贡献


沈学年是我国耕作学科创始人之一,自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研究焦点始终围绕稻田耕作制度。他致力于继承和发扬我国农学家的宝贵遗产,结合苏联农业科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耕作学课程。1980年,他被推举为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的名誉理事长,在1982年的耕作学研讨会上,他明确了耕作学的性质、任务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为80年代耕作学的编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主持的《耕作学》(南方本)编纂中,他再次展现了他的学术影响力。


在小麦研究方面,沈学年从30年代开始,积累了大量的稻麦品种资料,并通过选育工作推动了我国抗螟育种的发展。他撰写的《水稻抗螟育种》成为我国当时重要的文献。在西北农学院任教期间,他选育出“碧玉麦”和“蚂蚱麦”,并在黄河流域推广,为北方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沈学年的水稻研究同样卓有成效。1947年出版的《作物育种学泛论》系统阐述了育种原理和实践,对当时的农业教育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水稻》是我国较早的水稻生产论著之一,对南方稻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还参与编写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并与学生共同撰写了“稻作生理障碍诊断”一章,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内容。


沈学年在教学和科研中,始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耕作制度改革,如在浙江绍兴东湖农场的三熟制推广中,他与科技人员共同编写了生产经验小册子。他的现场教学和实地指导深受农民和农业专家的欢迎,他的著作和实践经验丰富了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


扩展资料

沈学年(1906—2002),浙江余姚人,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他是最早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艺学系的早期创建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和作物科研事业,为作物育种和建立发展我国耕作学领域做出了贡献。[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