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任我行》这首歌?

如题所述

原来神仙鱼横渡大海会断魂,听不到世人爱听的福音。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这么一句类似鸡汤的话,“避世,并不是不愿与世俗为伍的清高,而是一种失去之后的恐惧,肉眼看到的世界其背后更多是与之相反的光景”。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想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任我行》。听了几百遍的陈奕迅的《任我行》,知道是林夕填词,泽日生作曲的时候我们是特别激动的,在翻过qq音乐和云村的评论后,我们也开始明白了很多关于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意思。

说起这首歌,其实它也算是很多人容易错过的陈奕迅的一首好歌,平时与朋友的交流中很少有人会提到这首歌,作为《The Key》专辑的一首,同时也是因为专辑未能在内地发行导致很多人不怎么熟知。当然这首歌与林夕的那本《任你行》有很大关系,看过这本书后也发现歌词都是书中而来。这其中讲到合群与不合群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讲需要一个辩证的概念来进行分析,但其实时间是一个很好的证人。

从最开始我们肆无忌惮的追求所爱的自由,不会在乎任何事情,即使不合群也不会感到害怕,到后来慢慢变得随波逐流开始长大开始在乎别人,还是被生活强强扭曲了。经年间,我们远离家乡来到这个遥远陌生的城市,当时的我们只期待着自由快乐。在大学里的我们总是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一个人独自穿过一条条水杉林中的小径,那时我们也终于明白什么叫做其实尝尽真正自由但又感到无趣。这样的心境很多人都会有,当然是悲观的来讲,也是实际的讲。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逃避,开始任我行,但是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如果不能独行的话,要找人同行,行不行?有时真的和那句话一样,我们选择避世不是为了所谓的清高,而是在尝试过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选择了放弃,我们开始害怕迷途追不上满街赶路人。到了想到的年龄却到不了自己最初想象的那个样子,活着活着却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跟着大队走好像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无人理睬如何求生。

既然有人愿为你撑伞,为何在雨伞外独行?人群不是羊群,数量越多就会越开心,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做法无非就是害怕别人不喜欢,害怕自己说的话让别人不高兴。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于是那个受伤害的经常就是自己了。人是不能离群的,以前幼稚得认为世界偌大任自己去闯荡,但世界毕竟不是一个净化器而是一个大熔炉,单纯终究合并于复杂,独行终究合并于集体。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实际: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未见鹿,未见鲸,亦为见你。但听闻:鹿踏雾而来,鲸随浪而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