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除了有景德镇瓷器,还有什么?

如题所述

1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流行无限》栏目,播出专题节目《中国砂器技艺大师:张宏亮》。5月6日,张宏亮作为新晋商的代表,又携家人及员工登上《人说山西好风光》大舞台,以情景剧形式,生动讲述平定砂器的前世今生,央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对其赞誉有加。沉寂了20多年的平定砂器又慢慢“亮”起来,成为“文献名邦”平定的一张靓丽名片……

可不止有景德镇瓷器,山西还有名闻天下的砂器。

平定素有“砂器之乡”的美誉,早在战国时期已有生产。盛唐时期,平定砂器与江苏宜兴紫砂、广东砂煲齐名,史称“三鼎甲”。平定砂锅,“煮饭不变色、炖肉不变味、煎药不变性、烹茶不变香、栽花不烂根”。据传,清康熙皇帝患病时,曾派人来到平定选购煎药砂壶。因身体很快康复,龙颜大悦的康熙皇帝便在砂壶上题了一个“龙”字,一时盛传为煎药神器“龙字壶”。

随着平定砂器的广泛使用,逐渐形成了“南宜兴,北平定”的格局。20世纪60年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山西民歌《夸土产》“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阳泉煤炭有名声呀儿呦,平定的砂锅亮晶晶……”唱响大江南北,使得平定砂器名扬全中国。70年代,久负盛名的平定砂锅走上了发展的顶峰。当时,仅冠山镇常家沟村就有七八个砂货厂,砂锅生产热火朝天,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几乎可以代表平定砂器。

曾经让平定人引以为豪的砂锅,却在20世纪80年后开始走向低谷。许多方便实用、美观大方的现代炊具逐步占领市场,砂锅被渐渐冷落。与此同时,随着采矿业、冶炼业的快速发展,村里的年轻人不甘心在又黑又暗的作坊里烧制砂锅,而更愿意到收入较高的煤矿、铁厂打工。作为平定砂锅的生产基地,常家沟村的砂锅产业市场日渐衰微且后继乏人,各家砂货厂相继关张。平定砂器逐渐被新产品所取代,从家喻户晓到败走“麦城”,几乎消匿……

出生于1970年的张宏亮长在一个陶艺世家,父亲张聪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的刻画瓷传承人。耳濡目染,张宏亮从懂事起,就十分了解平定砂器的历史,并与砂器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90年代,张宏亮在其父影响下,开始介入砂器制作。1996年,张氏砂器陶艺坊创立,张宏亮与父兄共同从事刻画瓷制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宏亮走上了专门研究砂器的道路。

2002年,一位荷兰商人到平定订购传统砂制的花器,要求是“不能渗漏、口径大而圆、底部小而薄、外表要光洁”。找了好几家,打样都不成功,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了张宏亮。经验老到的父亲张聪深知现有生产技术根本不能满足外商要求,且按当时合约,违约金是很大的一笔数字,所以坚决不同意接单。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张宏亮一口应承下来,“要让平定砂器在我手中重新‘亮’起来”。

起初,张宏亮请来平定烧制砂器最好的老艺人来帮忙,但都以失败告终。无奈,只好自己建窑烧制。平定砂器可借鉴的文字记载很少,基本靠的是口传心授,分工操作,所有的工序都要张宏亮一个人试验。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他先后建了十来座窑,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几近倾家荡产……

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冷嘲热讽,百味杂陈的张宏亮咬定青山不放松,数年如一日地研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成百上千次地试验,2005年3月,终于烧制出能满足外商要求的砂器。翌年,当6000余件漂亮的产品交给荷兰外商时,张宏亮哭了:“虽没赚到钱,但为平定砂器赢得了尊严和希望。”他独自撑起了平定砂器的一片天……

与外商的成功合作,让张宏亮在砂器领域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2008年,张宏亮与他的砂器一起被省工艺美术协会邀请,参加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领导参观时,对他的产品大加赞赏,平定砂器引起广泛关注。

之后,他又陆续参加了世博会、文博会、中博会、农博会、旅博会等大型展会,并多次获奖。部分产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山西民俗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各式各样的博览会,使平定砂器声名远播。

为了给砂器找到新的卖点,张宏亮不断尝试新的工艺和原料配方。平定砂器易掉砂、手感粗糙,这些难题都被张宏亮一一化解。他研制出了无辐射釉彩喷砂工艺,填补了平定砂器从无釉彩的空白,改善了平定砂器的品质与品相,提升了平定砂器的市场价值。

张宏亮着力设计新型平定砂器,将各种中国元素融入其中,造型古朴精致。每件产品都不是用模型批量生产,而是纯手工制作,件件均是绝品。如今,张氏砂器陶艺坊已能生产茶具、餐具、厨具、灶具等附加值高的工艺品280多种,涵盖日用品、旅游纪念品、艺术收藏品三大类,年产量达到80万件,产品遍布全国,甚至远销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平定砂器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2009年6月,平定砂器烧制工艺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月,张宏亮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月,张氏砂器陶艺坊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4年11月,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砂器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作为家庭日常器物被广泛应用,虽几起几落但终未绝迹。但砂器难登大雅之堂,一摸一手黑,难看不耐用。平定砂器存在着“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尴尬处境。如何让平定砂器焕发出时代光彩,重新亮起来?

烧制砂器的传统工艺讲究“一坩二压三筛土,四踩五捏六入炉。七煽八杈九熏烤,十分质量十分苦。”一件好的砂器要经过选土、调泥、成型、上釉、晾干、窑烧、烟熏等多道工序方能完成。在严格遵循古法的同时,张宏亮对原料配方、成型方法、窑温控制、火候掌握等关键环节融入物理性能进行大胆改良,传统砂器在他手中变成了集实用和艺术于一体的高档绿色餐具、厨具、茶具,可用来炒菜、烧水、烙饼、煮饺子,甚至炒茶叶。在2010年8月举行的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上,张宏亮的砂器作品被评为专利金奖。

在创新中,张宏亮不忘传承。他成立的平定冠窑砂器陶艺公司先后引进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程师、大学生及技术人员10余名,并长期与山西大学、广东美院等知名院校建立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成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2012年11月,在市、县两级政府支持下,由平定冠窑砂器陶艺公司出资扩建,作为阳泉市转型发展的重点项目——平定砂器旅游文化产业园暨平定砂器博物馆项目工程开工。占地面积66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49平方米的产业园,可引进旅游、购物、宾馆、餐饮、物流等相关产业进驻园区,打造以平定砂器为重要生产基地的产业链。按照规划,产业园每年可生产各类工艺砂器300万件,可接待游客3万余人,解决1000多人的直接就业和更多下岗人员的就业难题。

2014年,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成立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砂器研究所,填补了国家空白;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砂器博物馆;创建了阳泉市砂器行业协会和平定县砂货协会。

在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下,传承与创新比翼齐飞。到2016年,平定冠窑砂器陶艺公司共获得36项国家专利,并全部转化为产品,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茶的话有德雨活茶 ,是国宴专用茶。吃的话有冷粉、饺子粑、碱水粑、油炸混沌 ,这四样是较为出名的。除此外还有,辣椒粑,油条包麻糍,龙娇瓜子等 也是不错的美食 。
第2个回答  2020-10-29
山西还有平遥古城,非常的有名,每年来到这的游客都会络绎不绝。而且山西的各种小吃,面食,都是非常的有特色,特别的美味。
第3个回答  2020-10-29
山西还有五台山、晋祠、乔家大院等地方,山西非常适合去旅游,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