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心理学的父母,会不会更好地教育孩子?

如题所述

近年来,各大媒体经常曝光一些因为父母教育不当而导致孩子自杀的新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在进行教育时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所以,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父母需要具备哪些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为什么学过心理学的父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是有思想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孩子的想法越来越多,往往不会通过语言直接向父母表达。如果父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能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想,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引导,不仅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还能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孩子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如果父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能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既不能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也不能错过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需要具备哪些心理学知识?

第一、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各种知识。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孩子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孩子在0-2岁期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通过感觉和动作来了解外部世界,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用嘴巴咬、用手抓、用脚踢等方式来感知周围的事物。

2、孩子在2-7岁期间处于前运算阶段,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还会给一切事物赋予生命,无法进行逻辑推理,逆向思维等等,所以,父母不能要求孩子换位思考,分清有生命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能要求孩子脱离实物进行思维。

3、孩子在7-11岁期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能进行逆向思维,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面向具体事物的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抽象思维训练,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4、孩子在11岁以后处于形式思维阶段,基本具备了成人思维的特点,此时,孩子的自主意识也会逐步增强,父母要更加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教育引导。

第二、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人格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孩子的人格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孩子在0-1.5岁期间处于婴儿期,父母必须更多地陪伴孩子,让孩子对周围的人和环境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否则孩子就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影响到后期的人格发展。

2、孩子在2-3岁期间处于儿童早期,当孩子有尝试独立做事的欲望时,父母要允许孩子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和独立的能力,否则孩子就会因为没有得到尝试的机会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产生羞耻感。

3、孩子在3-6岁期间处于学前期,父母要鼓励孩子独立去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尤其在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否则孩子就会因为屡遭失败而变得没有自信。

4、孩子在6-12岁期间处于学龄期,父母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孩子就能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否则孩子就会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感。

5、孩子在12-18岁期间处于青春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积极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更加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人生,否则孩子就会因为自我意识混乱而影响到人格的发展。

结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毕生心愿,育儿方式是否科学是大家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要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仅要拥有理论知识,更要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不错的教育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当然可以,因为心理学可以纠正人们不良习惯,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在孩童时期可以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认识。
第2个回答  2020-12-12
他们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较一般家庭而言,对心理也会有过多的关注,这样对于孩子的自身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20-12-12
我觉得应该会吧,因为孩子有什么想法的话,他们一分析就会知道,从而采用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应对方法来帮助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