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补助有哪些,学生每年大概能得到多少?

发放给学生的有多少,有没有什么明文规定

我国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资助项目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 

1、国家奖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分为三等:

一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3000元;

二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2000元;

三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1000元;

扩展资料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中央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六条 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6

我国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资助项目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 

1、国家奖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分为三等:

一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3000元;

二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2000元;

三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1000元;

扩展资料

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对中央、地方和学校的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的解决办法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问题,主要采取两种方法解决;第一,学费和住宿费问题,以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第二,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

贫困学生要从思想上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不能等、靠、要,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学费减免问题,学校规定:除了孤儿、烈士子女或遭遇突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情况可以考虑外,其它贫困情况采取其它资助方式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补助政策有:

1.免除学杂费。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

2.免费教科书。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免费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提供正版学生字典。

3.寄宿生生活补助。

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

4.营养改善计划。

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形式为向学生提供优质食品,不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学生全年在校时间按200天计算)。

扩展资料:

根据《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第七条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国家试点地区营养膳食补助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用于向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不得用于补贴教职工伙食、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劳务费、宣传费、运输费等工作经费,具体根据国家试点地区覆盖学生数、补助标准核定;

对于地方试点,中央财政给予适当奖补,具体根据地方试点地区覆盖学生数、地方财政投入、组织管理、实施效果等因素核定。现阶段,对地方试点膳食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天4元以上的省份,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2元标准给予奖补;对未达到4元的省份,按照每生每天1.5元的标准给予奖补。

第八条 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实际以及财力状况适时调整第五条至第七条相关补助标准及分配因素。

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分配公式为:某省份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资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

第九条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当于每年2月底前向财政部、教育部报送当年补助经费申报材料。申报材料需经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核后报送。逾期不提交的,相应扣减相关分配因素得分。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一)上年度补助经费安排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上年度补助经费使用情况、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地方财政投入情况、主要管理措施、问题分析及对策。

(二)当年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当年全省义务教育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重点任务和资金安排计划,绩效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考核。

(三)上年度省级财政安排用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资金统计表及相关预算文件。

第十条 补助经费由财政部、教育部共同管理。教育部负责审核地方相关材料和数据,提供资金测算需要的基础数据,并提出资金需求测算方案。

财政部根据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相关规定,会同教育部研究确定各省份补助经费预算金额。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明确省级及省以下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在经费分担、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切实加强资金管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4

我国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资助项目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 

1、国家奖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分为三等:

一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3000元;

二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2000元;

三等国家助学金为每人每年1000元;

扩展资料:

国家资助体系建立的原则:

1、建立独立机构

2005年教育部成立国家学生资助中心,当年,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各大专院校相应都成立了学生资助中心,保证了学生资助机制的正常运转。

2、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是指国家用于学生资助的经费逐年增加,2007年,国家投入158亿元,其中,中央98亿元,地方60亿元,资助大学生397万人,中职生1800万人,中职生每人每年1500元;2008年,国家计划投入300亿元,其中,中央200亿元,地方100亿元;

以后每年用于学生资助的资金计划为500亿元。

3、经费合理分担

经费合理分担,是指资助学生的经费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对于西部学校,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中部学校,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6:4,东部学校是分省确定。

4、政策导向明确

国家新资助政策就是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扩大贫困生的资助面,提高资助金额,如国家助学金的比例由原来的3%提高到20﹪,原来国家助学金最高是1500元,现在最高是3000元,原来国家奖学金最高是4000元,现在是8000元,基本上都翻了一番。

2007年新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比例由原定的0.3﹪提高到3﹪,增加了10倍。

5、多元混合资助

多元混合资助,是指除了国家财政对学生的资助外,各学校要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拿出5﹪对学生进行资助。

6、各方责任清晰

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对中央、地方和学校的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2-09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在全国范围,一亿五千万学生当中免除学杂费,这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把义务教育工作也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可以看到,农村义务教育正好是“三农”问题和义务教育问题的一个交汇点。西部地区五千万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的孩子免除了学杂费,现在看起来非常成功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亿五千万的孩子都要免除学杂费,这个事情特别重大。
西部地区,我们算了一个帐,这是根据统计下来的,就是每个学生,小学生大概减轻的负担是140元,中学生,初中生减轻负担180元,如果这些孩子还享受免费教科书的话,那么他能够得到的好处是210元,小学生,初中生320元。如果说再得到了住宿生活补贴,大概10%左右的学生能够得到这样的资助,小学生能够去年得到了510元,初中生得到了620元。这样一笔资金对于农民家庭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开支,所以农民对于这项政策是特别的拥护。
这些大概就是你所说的补助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