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和平水韵的区别

词林正韵和平水韵的区别是什么?(要求具体的区别还有原因)

区别:《平水韵》有些韵部包含一些不同韵母的字,《词林正韵》编写时已将其中一部分韵部一分为二,如九佳[半]、十灰[半]、九泰[半]、十一队[半]等等。

这是由于普通话已将不同韵母分清。《中华新韵》将 “ei”韵母的字放在“五微”韵部。“i”韵母的字放在十二齐韵部,但有一些在十三支韵部,因而十二齐和十三支两个韵部应该通押。

《词林正韵》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他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

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

他所归纳的韵类,基本上与唐宋人作词的用韵情况相合。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 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平水韵》则不同,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扩展资料:

成书历史

1、《平水韵》

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个韵部。

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修整韵书。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孙愐编制《唐韵》(原书已佚失),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全书5卷,共195个韵部,,与稍早的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同,其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个韵部。

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个韵部。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

直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其书今已散佚,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

1223年,山西平水(平水为隶属于金朝河东南路绛州之乡级行政区)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个韵部。

元初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

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106韵。

清代嘉庆年间,因避讳(清嘉庆皇帝的名字-爱新觉罗·颙琰),故改“琰”为“俭”。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诗韵》、《佩文韵府》、《诗韵合璧》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共收录汉字9504个,全篇韵表采用繁体字(正体字)以便于读者检索查找。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古韵书《排字韵》的残片,其内容与王文郁的《新刊韵略》完全一致,具有106韵的组织,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

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认为并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四条诗词创作用韵方针,将《平水韵》重新校订,并收入《中华新韵》中,便于读者携带、使用。

2、《词林正韵》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戈世其家学,尤擅倚声之业。他弃官不做,以词学终老,所撰《词林正韵》为世所重,为清中叶以后词家奉为圭臬。

此书从道光元年至光绪十七年五次刊印。解放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过影印本,2004年古籍出版社《中华韵典》载有除序言和凡例(说明)外的全部分韵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林正韵》

百度百科—《平水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这货要考据,我这边只能靠百度到的给你归纳一下。
平水韵自宋末简化合并前人切韵,到后世一直流传下去,反映的是唐宋音的状况。后人用来做格律诗体的时候,即使朝代变迁,中原正统的汉语发音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仍旧有大部分人依照平水韵来押韵。该书分106个韵部,按格律诗的要求,同诗的韵脚必须严格选自同个韵部,到宋代也只是放宽了首句的要求,但大体上仍旧是严格的。
词林正韵则是清人归纳前人作词用韵状况而成的一本韵书,大体上依据的是主流名家作品,后人认为其归纳得有理,作词的时候就依它入韵。该书分十九部,每一部分平、上、去各调,入声则各成几部,每个声调下承集韵标目的字。后来又有人用诗韵标目,就是你现在经常看到的版本。作词的时候,可以依据词林正韵去选同韵的字,这样是接近宋时状况的。由于是归纳前人词作用韵,难免有一些词家的用韵情况会跟该韵书有所出入,所以要弄清楚这是清朝人归纳的韵书而不是唐宋人按当时发音归纳的。
实际上在用这两本韵书的时候,假如你拿到的词林正韵是使用平水韵标目的,那么这本词林正韵就相当于一本打乱标目的平水韵。其中有些韵目是被打成两半分入不同部的,具体参照该书。基本上,不考究历史及原始版本的话,他们的区别就大致如此而已。
纯手打,有话请追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13
1、可以认为《平水韵》是格律诗韵,《词林正韵》是词韵。格律诗韵要求严,词韵要求宽。《词林正韵》归纳了可以“通押”的韵部,而用《平水韵》的韵部作诗一般认为不存在通押,考查现存的唐代格律诗,通押的情况很少。原因可能是唐宋两代读音产生变化,宋代作词时,已经发现一些韵部的字是可以押韵的。也可能是唐代时,人们很没有意味到一些韵部实际上是同一个韵母,比如ong,ueng,eng,ung实际上具有同一个韵母。或者是虽然意味到,但还是做了严格区别,不用在格律诗中。
2、平水韵成书于宋,词林正韵成书于清代。
3、词林正韵不完全搬抄自平水韵,有个别字在两部韵书的分类不同,反映了唐宋两代一些细微的音韵变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