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姓氏为何要说“贵姓”,回答为什么要说“免贵”?

如题所述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人际交往方面尤其突出,中国的语言往往谦逊有礼,在问话和回话时都体现着对别人的尊重,而问人姓氏要说“贵姓”,回答要说“免贵”,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互相尊重,相互自谦。

原来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并非一体,也就是说姓和氏是分开的,男性称氏,女性称姓,而在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姓和氏合二为一,但用姓氏区分身份地位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也就是说,在人们问别人姓氏的时候,就是在询问对方的家族和身份地位,而能让人这样询问的,一般都是看上去和自己地位差不多或者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但一般问别人的家底都多少是有点不礼貌的行为,所以问别人姓氏时用“贵姓”就可以不那么唐突,显得自己有礼貌,让别人更愿意告诉自己姓氏。

同时中国人也讲究“自谦”,因为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反者道之动”,即事物总是要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运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事物总是运动的,而既然运动了,那么事物总是要摆脱现有的状态才能叫运动,而中国的古人早早就认识到了这点,所以他们想要自己能够出人头地的话,就会让自己在刚开始出场时处于较低的位置,这样就能在未来让自己达到高的位置。

因此在中国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地位放在较低的位置,问别人姓氏和回答别人时也是如此,问的人用“贵姓”来形容对方的姓,既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又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答的人说“免贵”就否认自己的姓高贵,同样尊重对方,又表达了自己的谦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4
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 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因姓氏还是贵者,所以往往要问“贵姓”,而有人问“贵姓”,才能回答“免贵姓某”。
第2个回答  2022-04-24
这是古人见面时的客套话,说贵姓是出于对对方的礼貌,免贵是谦词。
第3个回答  2022-04-24
古代是有比较明显的阶级划分,所以为了在姓氏上显得不比别人尊贵,因此会用免贵姓,但也不是所有姓氏都要说免贵,有两个姓氏是不用免的。而关于免贵的由来是通过《通志·氏族略》得出,古以氏为贵,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因此就有了以贵姓代贵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