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中,真、行、草、隶、篆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怎样排列?

如题所述

说起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出现的先后顺序,让我想起来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在家里练毛笔字,刚开始练的时候,一直以为是这么个顺序——

楷书一本正经,应该是最早出现的;隶书有些变化了,应该在楷书基础上的变化,那就排第二;然后,自然是把楷书写快了,就成了行书;再写快点,就成了草书;写的最快的草书,就成了狂草!

在这种认识中,我晃晃悠悠地临了一段时间《张迁碑》,对,是隶书。

临帖时间长了,就想知道还有什么隶书字帖,然后发现了《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石门颂》等等。原来单单是一个隶书,就有这么多种风格的经典字帖。把我吓坏了!中国的书法真是神奇啊!

然后就开始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才发现,原来竟然是这样的——

最初是出现在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这些大家都知道,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然后就是商周时期的金文或叫“钟鼎文”,现在能看到的可都是国宝级的文物了。插一句,想起来鉴宝栏目,说,我这是商周时期的宝贝;专家一看,呵呵,上周的吧?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毛笔,出现了毛笔,出现了毛笔,这很重要!有毛笔后写字就容易了,各写各的,但基本上这一时期,都是把过去的书体叫做大篆,开始向小篆演变的一个过程。

直到秦朝,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好了,都按照丞相李斯的小篆来写吧。有人说了,这篆书写起来太慢,能不能简单点,就开始出现简写的篆书,其实就是隶书的雏形。后来传说是一个叫程邈的人在狱中整理发明了隶书,又有人说,隶书就是奴隶的书法,呵呵,随便了!反正,秦朝统一,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文字上的贡献可真的不小!

并且,这里很重要,虽然隶书到汉代走向了高峰,但是隶书的出现,上承篆书,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草,所以,隶书在书法上却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因为从此之后,快写的隶书,从巨岩汉简(下图),演变成了章草,发展成里了草书;

认真写的就成了楷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就出现了行书,当然其中还有魏碑,说起来就更多了。

所以,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可以说,在隶书之后,草书、楷书、行书都开始成型。

如果真要分出先后,那么,三国时候,钟繇被尊称为“楷法之祖”;东晋书圣王羲之则正、行、草“各体皆精”;盛唐时期,书法进入全盛时期,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