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农村自建房楼板钢筋布置和计算!

如图,这是第一层的平面图,墙体全部为24墙(尺寸已标注),做了地圈梁,地基土质较硬,楼板厚度做12的。 图中标号为A,B,C,D的是四根梁,都是20*30的;E是二楼打算做雨篷,所以挑板和楼板浇筑在一起和两边的墙体是一体的,F是二楼挑出区域,需要做挑梁,下面无墙体支撑。有关的参数都在图中标注了! 希望哪位高手帮助计算整个浇筑楼板、梁所需要的各类钢筋标号和数量!砂石配比, 如果给出具体的钢筋布置方案就更好了! 感激不尽! 解答详细的再加分!!

  一、普通板底筋计算
  (一)、底筋长度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
  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
  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
  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
  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
  (二)、底筋根数
  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 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二、面筋计算
  (一)、端支座负筋
  1、端支座负筋长度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
  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
  2、板端负筋根数
  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
  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 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
  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1)、分布筋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
  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
  (1)、分布筋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
  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三)、中间支座负筋
  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
  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
  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
  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
  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
  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
  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 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1)、分布筋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
  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
  (1)、分布筋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 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
  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 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
  三、温度筋
  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1、温度筋长度
  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
  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150×2+弯钩×2
  2、温度筋根数
  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
  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
  四、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
  (一)、纯悬挑板的上部钢筋计算
  1、上部受力钢筋长度
  上部受力钢筋长度=悬挑板净跨XBK+锚固长度LaE+(板厚h-保护层)
  2、上部受力钢筋根数
  上部受力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
  3、上部分布筋长度
  上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弯钩×2(或不加弯钩)
  4、上部分布筋根数
  上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 -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一)、纯悬挑板的下部钢筋计算
  1、下部构造钢筋长度
  下部构造钢筋长度=(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max(支座宽/2,12d)+弯钩×2(二级钢筋不加弯钩)
  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
  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下部构造钢筋间距+1
  3、下部分布筋长度
  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弯钩×2(或不加弯钩)
  4、下部分布筋根数
  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 -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9
从建筑风水学角度说,A、C梁破坏了房间天棚的整体性,容易产生头顶压抑的感觉,对主人不利,不知是否是上一层墙体在此位置需要?如果上层有墙体,可以把梁做上去,即天棚底是平的。梁的尺寸和配筋,要看上部结构荷载和支座情况,你这个图中不能全部获知信息。
第2个回答  2013-07-09
梁A、C的截面估计小了。
其他得要搞结构设计的、建筑施工的来回答了。追问

追答

没二、三层的平面图,配出钢筋来也不是很准确。

第3个回答  2015-10-23
这个太复杂了你自己没法精确计算 ,自建房都是根据经验修的,最好是采用模板,地基验算一下
第4个回答  2013-07-09
你的大梁是一层的吗?如果是宽度是多少?高度是多少?你这种写法咱很难看明白。这样写:《24厘米的墙体,12厘米的屋顶》这样谁看都会明白?你 20*30什么意思呀?写清楚20厘米是宽还是30厘米是宽呀?如果你的A梁5米长,高度30厘米肯定不行。二层是平顶还是起脊的?是否全部有圈梁?你都得有交代才可以。
我写的这些东西你给个答复,天亮我在抽空给你算,现在太晚了。你追问我就可以看到。追问

24墙的厚度,楼板厚度12cm,20cm*30cm是20cm的宽度,30cm的高度;高度是三十厘米,已经装好模板了…加粗钢筋行不行?二层是平顶,因为还有三层,只有地基是圈梁其他的都没有圈梁,对了,A梁的宽度是24

追答

楼板厚度没问题12厘米。A梁宽度最少是24厘米,高度30厘米长度5米咱把筋加大《下边3根圆22的螺纹钢上边2根圆22的螺纹钢》匝筋用圆8的就可以。
B梁宽度20或24厘米都可以,高度24或30 都可以。长度3.6米《4根圆14的螺纹钢上边2根下边2根》匝筋圆6即可。

C梁宽度20厘米最好是24厘米高度30厘米长度4.5米《下边3根,两边各一根圆22的螺纹钢,中间1根圆14的螺纹钢,上边3根圆14的螺纹钢》匝筋圆8的即可。C梁右边的窗口底筋最好用4根圆14的螺纹钢。《C梁也可以不要,全用14圆螺纹间距15厘米打顶就可以,附筋用圆8的间距15厘米》
D梁宽度20厘米最好是24厘米,高度30厘米,长度是大5米《下边3根圆22的螺纹钢。上边3根,两边各1根圆22的螺纹钢,中间1根圆14的螺纹钢。》匝筋圆8的即可。这道梁是最关键的,因为它还承载着B梁的重量。
建议这几道主梁的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5.希望帮到您,不明白的地方可追问。

追问

F处的挑梁如何配筋?楼板两个方向怎么配筋?间隔多少好呢

追答

你没有标轴线我很难和你说清楚,F的那片区域我看不明白哪里是需要挑梁的?有挑梁就必须在两端有圈梁。《主要看你挑出的尺寸是多少》你图画的很清晰,就是没有轴线,还有你的问法我很难回答。你用文字把F那里说清楚,东西南北说清楚或把轴线表明都好说了。望采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