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和近 什么意思?

顾城的远和近 什么意思?

《远与近》只有一个画面;两个层次:看、想(觉得);三个意象:你、我、云。短短的二十七个字,阐述了一种美妙的、长存于我们生活中但经常被我们忽略的哲理。教科书上是这么说的:对生命存在的评价,对人的评价,揭示了人和人之间的隔膜、猜疑和戒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朱栋霖等编)老师也说“引发了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存在与虚无,人类与自然的两难选择。”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人与人之间有了隔膜和猜忌,就只能侧目不敢正视了;物质是你、我、云,精神就是你对云的关注和“我”对你的深情;物质的距离客观存在,心灵的距离无法定义,无法衡量;“我”是真实的,云是飘忽的,真实的你和真实的“我”离得很远,却和飘忽的云离得很近,这岂不是人类距离造成的永恒的困惑;自然和人类,自然是原生态的,丝毫不懂虚伪和设陷,人类却在很久以前就给自己配备了面具和武器,结果,人类只能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短暂虚弱的宁静。

不过,对于本诗,我还有一种理解,顾城写《远与近》,视角的落点不仅在人文终极关怀,也在自我纤细情感的抒发。诗作本身好似一位腼腆大男孩的心灵独白。他爱慕一位女子,但羞于向她表白,甚至连目光都不敢和女孩的目光相交,他只能趁女孩的目光转向别处时偷偷地望上一眼,并为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小举动窃喜了一把。在目不转睛如饥似渴的观望中,他悲哀地发现自己是那么怯懦,那么无助,那么自卑,爱情的热焰没能燃烧他内心的羞涩,他不敢让目光泄露他内心的焦灼心思。“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那么幽怨又那么平淡,那么深情又那么淡漠,那么焦急又那么彷徨,字里行间饱含着濡润的气息,湿润我们的情感荒漠。

人都有同样的审美心理:正面因掺杂了太多的人情因素和世俗伪装,不免冠冕堂皇,不免逢场作戏,不免拘挛警戒。但在人视界的外围,一切装模作样的伪装都失去了遮掩的对象,变得毫无必要,于是人的顾忌搁置了,焦灼心态平和了,审美心情油升了,人们更可以超脱地用自己的本心关照万物,于是,就产生了完完全全的自我心情倾诉,彻彻底底的自我眼球运作,从从容容的自我心灵之旅。诗中的大男孩在女孩的转眼间,获得了这个释然的机会,这于他倒是很轻松惬意的享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9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就感觉淡淡的,是容易让人喜欢的那种隽永的感觉,再读几遍,更觉得意味无穷。 “我”和“你”,在彼此能看到对方的空间里,现实世界里的距离,相对“云”来说是很近的。“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是什么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呢?

在我们闲暇的时候,有没有常识过去抬头仰望天空,看蓝天白云呢?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云卷云舒,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烦恼忧伤的时候,抬头看云,看那白白的浮云,感觉惬意很多。云,永远是那么轻柔,可以让人顿时忘却心中的不快与烦忧。而“云”这个意象所指向的,正是我们的自然。

中国有句话叫“咫尺天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近在咫尺的两个人,心却远隔天涯,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 不去考虑“我”和“你”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或许,他们是相亲相爱的家人;或许,他们是携手同行的朋友;或许,他们是相濡以沫的爱人;或许他们是平行的陌路。但是,无论何种关系,“我”和“你”都是现实世界里的两个人,人与人之间却似乎产生了隔膜。

我们无从知晓顾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错觉,会觉得“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所以就会有很多的理解,留给读者大量的想象空间。 我们错过了顾城的那个年代,而今天读他的诗,却依然能给我们很大的感动与感伤,他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很容易使人联想起20年代的徐志摩。一样的单纯,一样的清新,一样的执着,一样的深情。一个如此单纯的人,在他塑造的诗歌王国里,也必定是无邪的。
诗人产生这样的一种错觉,认为人和人的距离还不如人与云(或者说是自然)来得近。读这首小诗的时候,眼前很容易浮现出的是一对貌合神离的男女(只是我的理解),天上飘着些微云,卷着些微风,风吹动了她的头发,她望着他,然后抬头看云出了神,几乎可以在她脸上看到神往的表情,和他站在一旁的落寞神情。

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观点,在那个时代给读者很大的震惊。人心冷漠,爱人就在身边,却宁愿选择自然也不愿意选择“我”,相爱的人的隔阂是世界上最难跨越的沟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3

第3个回答  2013-07-09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