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盗墓王温韬,盗掘18座唐代陵墓,下场如何?

如题所述

温韬,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疯狂又臭名昭著的盗墓贼,他带着他的军队把“关中十八唐帝陵”挨个问候了个遍,更是成功进入了李世民的昭陵,进行了相当大的破坏,如果不是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如有神助”,很可能乾陵也被温韬给糟蹋了。

盗墓王温韬

温韬的出生颇有传奇色彩,传说唐末有一颗匪星从天空划过,降落在了关中唐陵这片大地上,这对唐陵来说意味着会有一场劫难发生,但谁也不知道这劫难究竟是什么,但同一时间,在京兆华原有一个娃子降生,这个娃子就是温韬。温韬实际上既不温也不韬,而且早年为盗,但他生在了属于他的年代,那就是乱世,割据混战,民不聊生,什么样的人都可能死在乱世,也可能在乱世有番作为。温韬最开始跟了李茂贞,并取名李彦韬。


温韬在政治上奉行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往好听了说,实际上就是墙头草,只认实力不认人,所以最开始,他在李茂贞和朱温之间左摇右摆,后来李存勖灭了后梁,他又马不停蹄寻找政治庇护,通过伶人景进,给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刘玉娘向来是要财不要命)进献了大批珠宝,得以继续在后唐时期受到重用。

盗墓王温韬

温韬在关中做刺史和节度使长达七年,在这七年里,温韬利用手中的部队对唐陵进行地毯式的盗掘,这种盗墓并非遮遮掩掩的,而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大规模盗墓,关于温韬对唐陵的盗掘,两五代史和《资治通鉴》均有记载,在《新五代史》中更是记载了进入昭陵的详细过程,让人看过之后无比痛心。


除了真正的金银珠宝被温韬占为己有,温韬还将昭陵中数目众多的名家字画真迹(尤其是钟繇、王羲之的真迹)都盗了出来,但是温韬这个人自小就是一个混混,没有读过书,也不认识名家字画,在他眼中,真迹反而不如装饰品好看,所以很多名家真迹都被温韬给撕毁了,而装饰品却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很可能就是昭陵的陪葬品。它一直没有面世,一种可能就是被温韬给撕毁了,但根据温韬编辑在册的宝物清单来看,并没有《兰亭序》的身影;另一种可能就是《兰亭序》是乾陵的陪葬品,这或许要等到乾陵发掘之后才会真相大白。

盗墓王温韬

说起来,唐十八陵中只有乾陵没有遭到温韬的洗劫,当然这并非是因为温韬良心发现放过了乾陵,而是天意不可违,温韬率领军队曾三次上山试图挖掘乾陵,然而三次都被诡异的天气给阻拦了,只要温韬靠近了乾陵,就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而当温韬撤到山下,天立马就放晴了,万里无云,一派好商量的景象。三次下来,温韬心有余悸,从此放弃了对乾陵的发掘。这个事件记载在宋人程大昌的《考古编》中,或许有夸大甚至编造的成分,但乾陵没有被盗却是事实,或许和乾陵的设计有关,或许真的明明之中自有天意。

温韬靠着唐陵的宝贝在官场屹立不倒,然而这样的人一旦遇到明君能臣,便不会有好结果,当初温韬投降了后唐,郭崇韬就曾对李存勖说这样的人不能用,但因为温韬靠上了皇后刘玉娘,李存勖并没有听郭崇韬的,到了后来,李嗣源登基,将温韬和段凝下狱,后来又将两人释放,勒令回家种田,到了第二年,段凝被流放辽州,温韬被流放德州,然后都被赐死。

928年,温韬被李嗣源赐死,而唐十八陵早已被毁的面目全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近代最有名的盗墓贼非孙殿英莫属,他带人盗掘了满清清东陵多座皇陵,然而,跟五代十国时代的温韬相比,孙殿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温韬驻守关中地区七年,竟然把唐朝18座皇陵全部盗掘,只有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只破坏了地上部分,免遭于难。

俗话说得好,掘人祖坟,断子绝孙,温韬最后也落得个灭门的下场。

温韬为什么敢盗掘唐朝皇陵?

说温韬,必须先说说唐末的天下局势,和五代十国的前两个朝代后梁、后唐,因为这跟温韬的盗墓有直接的关系。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更加难以抑制,黄巢起义兴起以后,这些藩镇借着镇压黄巢起义的机会,扩大实力,占据地盘,在剿灭黄巢后,一个个完全形成了地方军阀,唐朝中央朝廷的权威本来已名存实亡,经过黄巢这么一闹腾,算是寿终正寝了。

这时候,唐朝分裂成了十几个独立的小王国,其中实力最大的是梁王朱温和晋王李克用。后来朱温先杀了唐昭宗,又杀了末代皇帝唐哀帝,灭亡唐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后梁。而他最大的对手李克用不久去世,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李克用之死跟朱温有很大关系,所以李存勖为报父仇,攻打后梁,最后成功,李存勖也自立为帝,建立后唐。

而我们的主人翁温韬呢?

他原来是个大盗贼,曾经占山为王,后来归附了藩镇李茂贞,跟着李茂贞围剿黄巢的起义军,消灭黄巢以后,李茂贞自以为功劳很大,竟然挟持了唐昭宗,然后让唐昭宗封他为岐王。结果李茂贞就被朱温等人打,这时候温韬背叛李茂贞,投降了朱温,后来,温韬反过来又背叛朱温,回到了李茂贞那里。这是唐朝灭亡前,温韬跟朱温搞上了关系。

唐朝灭亡以后,李茂贞因为实力不够大,不得不假装归附后梁的朱温,然而,李茂贞私底下又偷偷的联合李克用,想讨伐朱温,结果因为他跟李克用各怀鬼胎,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个时候,温韬再一次背叛李茂贞,投降了朱温,然后朱温先后封温韬为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这几个地方,大体都在关中地区,而唐朝的皇陵也在这里。这就给了温韬盗掘唐朝皇陵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唐朝五代的节度使和藩镇,其实都是独立的小王国,温韬既然被朱温封为耀州等地节度使,那么他就是这几个地方的土皇帝,谁也管不了他,所以他才敢盗掘唐朝皇陵。

再一个,温韬这个人,最善于装孙子,谁实力大,他就喊谁爹,你看他,一会背叛李茂贞,一会儿背叛朱温的,说明他脸皮够厚,够不要脸,所以,在别人那里,盗掘人家祖坟这种天打雷劈的事,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温韬那里,就五个字,这都不叫事!

温韬盗掘唐朝皇陵过程!

唐朝在关中地区,总共有十八座皇陵,分布在西起乾县、东到蒲城的崇山峻岭上,号称关中十八陵。分布范围遍布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如果算上武则天,唐朝有十九位皇帝安葬在这里。

温韬做了耀州节度使,就开始疯狂盗掘唐朝皇陵。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第2个回答  2020-12-03
下场其实也不算特别的好,因为他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犯法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3个回答  2020-12-03
他的下场非常惨。因为他做尽了伤天害理的事,阿谀奉承,后来被杀。
第4个回答  2020-12-02
唐明宗李嗣源认为温韬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今天背叛后梁,明天就有可能背叛后唐,再加上他对盗墓极其反感,所以将李嗣源灭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