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手机拍月亮(蛾眉月),周围会有圆形的光晕?

如题所述

是曝光失常,专业设施参数调整不好的话也会出现这种问题。

如何用手机拍摄月亮?

去年小米发布了具有“月亮模式”的小米9,紧随其后华为发布了拥有10倍混合光学变焦的华为P30 Pro,其通过50倍数字变焦可以将月亮的细节更好的呈现出来。

“拍月亮”一词曾一度占据了手机摄影的头版头条。以及最近华为刚刚发布的支持10x光学变焦的华为P40 Pro+。在行业仍以3x、5x光学变焦为主流的今天,华为率先发布10x光学变焦可以说是再次引领手机摄影。

但目前对拍月亮有专业自动优化的机型毕竟还很少,那其他手机就只能将月亮拍成个"大光斑"吗?

当然不是!手机拍的月亮太小、不好看,主要有三个关键原因:一是拍摄时间不对,二是拍摄设备不行,三是拍摄方法有误。今天大家学习一下我们普通人该如何用手机拍出好看的月亮照片!

一、最佳拍摄时间

虽然都是圆月,也用同样的手机焦段拍摄,看人家拍的月亮又大又圆,而你拍的又小又不清晰,可能有一个原因——你错过了“最佳拍摄时间”。

拍月亮照片,最关键的一点是拍摄时间,不能在晚上的时候拍摄,晚上的月亮升得很高了,亮度也很强,很难拍到月球表面的纹理细节,如果选择在比较晚的时间拍,首先你就失败了。

傍晚天色刚黑,月上枝头,此时月亮离我们很近,看上去又大又圆,月光也还没那么强,此时可以拍到月球清晰的细节纹理,一定要抓紧多拍几张。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会逐渐升高,自然就会越来越小。

所以,想拍到“大圆月”,尽量在晚上8点前拍,避免错时。

二、相关器材

1、外置长焦镜头

想要把月亮拍的又大又圆,配置一只手机外置长焦镜头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鉴于目前手机长焦镜头性能还不成熟,使用操作时需手动变焦,相对有难度,建议只作为提升手机长焦摄影性能的辅助工具。

关于手机长焦镜头的选择、使用,这里提四点建议:

1〉价位200-500元期间。

2〉与手机型号匹配,建议用“手机壳”连接,操作更方便。

3〉焦距在15-18倍左右,太大的镜头不好携带。

4〉配合手机三脚架拍摄,画面更稳定。

2、三角架

尤其用手机的大倍率变焦,或借助外接长焦镜头,当拉进远景时,手机会异常敏感,即使有“防抖”也阻止不了画面的颤抖,甚至呼吸带来的微动都可能导致画面发虚。

有条件可借助小型手机三脚架(建议选“八爪鱼”样式,可随时固定在栏杆或树杆等),或找支撑点能暂时帮助稳定拍摄。

3、蓝牙快门

尽量不要直接用手触动手机上的虚拟快门,这样会带来手机的抖动。推荐用蓝牙遥控器控制快门,或者用耳机线来充当快门线。实在不行还可以考虑用手机上的定时拍摄功能。

三、专业模式

大家在打开手机相机,对准月亮按下快门后,大多都会得到下面这种照片,没错!怎么看都只是一个亮点,根本看不出是月亮。

这是因为手机的自动拍照模式会因场景周围的光线过暗而进行"自动优化",调高画面亮度。所以不管怎么拍,在自动模式下大多都只能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就需要进入手机相机的【专业模式】进行如下操作。

1、调节ISO(感光度)

在将手机画面拉到最大后,打开手机的专业模式会看到ISO选项,在拍月亮场景应该将感光度尽量拉低,这样就能避免手机镜头接收到过多光线使月球变成一个"光斑"。当我们将ISO调为下限的50。可以发现画面感光度变低后天空噪点变少更加纯净,同时月球的表面细节也逐渐显现出来了。

2、调整快门时间

由于手机的光圈一般都是固定的,所以我们直接调节快门时间,简单来说就是调到几秒,手机就会采集多久的光线,也就导致需要举多久手机才能拍下一张照片。

通常情况下想要在夜景中拍摄高亮度照片,调长快门时间是很普遍的做法,但要注意的是,手持拍摄容易导致画面抖动最后效果很差,推荐使用支架再进行长曝光拍摄。

快门时间在日间光照充足的室内默认大约为1/45秒,暗光环境下大约在1/8秒,曝光时间越长画面亮度越高,在拍月亮场景时调节到1/1000秒的亮度和细节保留基本平衡。各快门时长效果如下图可见。

3、手动对焦

调整AF(对焦点距离)通过左右移动横条进行手动对焦,基本将对焦焦段调到最远位置就能清晰对准月球位置了,自动能够对上焦的手机不手动调节也完全可以。

最终效果对比:

在手动调节过ISO感光度、光圈大小、快门时间后,基本就能避免将月亮拍成一个大光球了,虽然受限于手机的变焦能力,但在调节后的最终效果与自动模式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在手动模式中还可以调节整体画面的色温,只要你愿意,甚至能实现"超级蓝月"的效果。

专业模式,不只可以用来拍摄月亮,学会手机相机的专业模式,在日后的摄影过程中将会让你如虎添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