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自信的关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自信在心理学意义上是指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一个自信的人一般应具有如下特征:正确的自我评价;完全的自我接纳;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

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为什么强调自信?自信是一种高贵品质,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自信是一个成功的决策者必备心理素质之一,是决策者树立威信的基础,也是决策者做好工作、管理下属的根本保证和前提。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之一。莎士比亚曾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许多成功人士的精神品质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信。一个人只要有了成功的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所追求的目标上,取得成功。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自信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事业成功的强大心理动力。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斯洛说:“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两位残疾人领袖,一位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一位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两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还率领全世界的人民战胜了法西斯,使世界恢复和平。

有人请教林肯成功的经验。林肯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多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自信。”

人,只有自信,才能自强不息,才能为自己的愿望或理想而努力奋斗;只有自信,才能在艰难的事业中保持必胜的信念,才能有勇气迎难而上。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当初穿着沾满灰尘和油污的工作服,翻动矿石,搅动冶锅,从堆积如山的铀料中寻觅镭的踪迹时,条件非常艰苦,但她却信心百倍,毫不动摇。成功之后,她对朋友们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自信心。”

自信对于一个决策者尤为重要,特别是面对困境时,一个组织领导的自信心就是整个组织的自信心。反之,缺乏自信心的人,前怕狼来后怕虎,畏缩不前,固步自封,往往难以达到预定的组织目标而失败。

如果自信不足,便容易自卑。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决策者由于经验或能力的原因,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没有自信心。导致决策者缺乏自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三点:第一,缺乏适度的自我成就导向。自我成就导向过弱,则会导致得过且过的心态,那么在工作中就会出现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朝令夕改的现象。第二,缺乏清晰的目标定位。有时候,决策者们以为自己的目标很清晰了,但其实是不清晰的。他们所定的目标或失之于辽远,或失之于宏大,或仅仅限于理念,总之,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发挥不了目标本身的激励作用。第三,缺乏积极有效的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一个人成长最主要的方式,对于决策者尤其重要。在现实工作中,决策者有太多的机会为自己辩护,在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的过程中,决策者们愈来愈相信自己的朝令夕改是极有道理的,而渐渐失去了自我反省的能力。

对自信要把握一个“度”,自信过度,便成了自负。盲目自信,是非常不可取的。一些决策者获得了一点成功,掌握了一点权力,便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满,自高自大,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一个决策者要是自负,就会产生不良的恶果。一方面,自负使人自我封闭,不再吸取外界的精华和听取他人的意见,使自己逐渐孤立起来,丧失与外界的正常而有益的交往与联系。另一方面,自负使人自我顽固不化,在本该改变的时候而自信正确,丧失改进的机会,从而一错再错导致最后的失败。拿破仑很自信,否则他不会说:“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然而,“滑铁卢之战”的失败,终于打破了他的帝国梦。

自信并非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于长期生活体验整合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

要注重培养自我认知与评价能力。积极客观的自我认知与评价是自信的基础与核心。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我认知与评价能力,才能避免评价不当引起的自卑与自负两种偏向,才能从根本上增加自信。自信的人通常是理性的,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判断、推理形成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正确认识,继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比如诸葛亮就是个自信的人,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隆中对、定三分”,是在充分分析了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敌我形势后得出的结论;而“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七星坛祭风”等,则仰仗于他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对天文地理的通晓,决不是盲目自信,是有根据有理论基础的。

自信来自勤奋,来自刻苦,来自付出,来自准备充分。因此,要建立自信,必须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开阔视野,积极与人交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会迅速捕获新的信息。凡事要做好充分准备。从事某项活动前如果能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在从事这项活动时,必然较为自信,而且这有利于顺利完成活动并增强整体自信心。美国前总统福特时代的白宫新闻秘书雷森说:“其实,建立自信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对即将面临的各种问题,事先做好周详完善的准备工作。”准备充分,胸有成竹,这是建立和增强自信心的必要手段。

有一句谚语:“假若你想你能,你就能;假如你想你不能,你就不能。”当然,这一“想”,这一“自信”,均是建立在对客观和自我实事求是的认识基础上的,胡思乱想是不行的。自信建立在自知基础之上,而且是正确的清楚的自知。因此,要有自知之明,善于彻底地分析自己,正确地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要如实地估价自我,既不过高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成绩,又不贬低自己的能力,从而诱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内心向上的力量。这样才能产生自信。确定自己的目标要恰当,在目标达成后,定更高的目标。目标不能太高,否则不易达到,如果达不到,对自信心会有所破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