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有哪些历史功绩?

如题所述

岳飞,一个中国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是中国头号民族英雄的代表。在历史课上学到他之前,他的事迹早就如雷贯耳流芳百世了。不过同冉闵相比,它们的目标倒也差不多:“激厉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1130年,岳飞在宜兴(今无锡地区)打了一场胜仗,他得意忘形趾高气扬忘乎所以,旋跑到五岳祠在人家的墙上信手涂鸦,也就是上面这句“大话”。从字面上看,岳元帅的“尽屠夷种”与冉闵的“尽诛胡族”没什么区别,然而在岳飞说出来,就成了振兴中华,不屈不扰的民族精神了。
岳飞何以能成为头号英雄?当然是因为抗金,抵抗外族入侵才有资格成为民族英雄。但是能成为“头号”那就不是因为抗金了,与岳飞同时代的抗金将领如韩世忠只能作为岳飞故事的配角。岳飞可以说是国家栋梁,但绝不是中流砥柱,他死后南宋活得时间挺长。要说中流砥柱,袁崇焕算一个,他也是象岳飞一样被朝廷屈死的,但是绝对不如岳飞的历史地位,这又是为什么?
岳飞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他的抗金事业没完成。他的抗金事业完不成是因为它的悲剧性死亡,他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奸臣之手。而且是在他的抗金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死的,这一点与袁崇焕不同。袁崇焕虽然是旷世奇才、中流砥柱,但历史环境注定了他砥不住大明将倾,他活着延缓了大厦倾覆,他的死不过让最后结局加速到来。而岳飞死时的抗金形势非常好,使人不由得的联想如果岳飞不死,光复我中华会如何如何。另一个原因是岳飞的文采很好,这个韩世忠比不了。岳飞留下了很多激奋人心、振奋精神的作品,这在历史上就占了便宜了。历史就是记载,做得再多也得有人给转换成史书记录下来才能留下历史功绩,只做不说那没用的。而岳飞死后的几百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夷祸,使得后人越发地期盼能有一位救世英雄,而岳飞作品中的“还我河山”正是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而岳飞的悲剧性中断又给了后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岳飞真的象冉闵那样做成了“尽屠夷种”,那么这种想象空间就没有了,这个历史作用就已经确定了的,没有扩大的空间了。岳飞没做成,而且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失败,至少在他死的时候看不出军事失败的迹象。这引发了后人的悲情主义,而且岳飞所处的历史时代确是中华文明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我们民族的悲情投射到了岳飞的悲剧上,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与岳飞作品中的思想基本重合,岳飞成为承载我们民族悲剧的象征和光复中华的一种精神寄托。
由此可见,岳飞流芳百世是因为他的工作没做成。如果岳飞的工作做成了,而后华夏再遭夷祸,人们也不会再把岳飞代表救世主。如果岳飞彻底消除了夷祸人们更加不会想念岳飞,说不定就象冉闵那样遗臭万年了。
左帅王震成为民族英雄越发地被推崇,也是同样道理。如果他们当初将一切解决干净,也许就做不成民族英雄而遗臭万年了。因为我们不会知道他们所消灭的是些什么人,只知道是人,具体是怎么样的人没人知道,也不知道留下后患的后果。而现实上他们平定了当时的骚乱,是成功的。但是却留了后患,这个伤口不时的感染作痛,使人越发地想念医生,希望神医再世割除毒瘤。所以英雄是不完美的,做得太完美反倒不是英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7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宋朝杰出的军事家,我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爱国者。他出身于佃农家庭,年轻时应募从军,后跟随宗泽留守开封,屡次击破金兵,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用兵如神,善于治军,他的部队被称为“岳家军”,当时在金兵中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俗语。1129年,金兀术攻陷了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先后取得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地。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却被奸相秦桧设计召回,并被冠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害死在临安大理寺风波亭。宋孝宗时,岳飞被诏复官职,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遗著有《岳武穆集》。

岳飞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4
收复建康
 宋高宗已从海上逃回越州,任命张俊为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诸将并受节度”要收复建康。张俊自己的部队是宋高宗原来的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嫡系部队,他只派岳飞统率的原宗泽、杜充的东京留守司的非嫡系部队当前锋去攻打金兵镇守的建康府。  四月二十五日,岳飞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斩得耳戴金、银环的女真人头一百七十五级,活捉女真军、渤海军和汉儿签军四十五人。五月初,岳飞到达清水亭以西十二里的牛头山扎营,夜里令百人敢死队穿黑衣混入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杀伤甚众。完颜宗弼于五月十日退到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龙湾镇(靖安镇,静安)。岳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五月十一日,完颜宗弼从龙湾撤退到长江对岸的真州六合县宣化镇。岳飞追至龙湾镇,实现了四年前“靖康之难”前一年金国第一次伐宋时西军老将种师道的“(江河)半渡邀击金军”的遗愿,完全消灭了留在南岸的所有金军。金军损失惨重,女真人被斩的“秃发垂环者之首无虑三千人”,千夫长留哥等二十多名高级军官被俘,其中仅在龙湾镇一地就俘获包括八名女真人在内金兵三百多人。韩世忠和岳飞给予金军重创,以至完颜宗弼回到北方见到熟人就“相持泣下,诉以过江艰危”,这一年金国皇太弟完颜斜也死时的遗嘱里也对南宋迅速增长的战力表示忧虑:“吾大虑者,南宋近年军势雄锐,有心争战。”  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这些战俘去越州,生平第一次觐见宋高宗赵构。岳飞先见到了张俊,张俊通知岳飞朝廷要派他镇守江南东路的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岳飞认为这样不妥而上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宋高宗嘉纳。
第一次北伐(冲冠一怒,六郡归宋。)
第二次北伐(长驱伊洛,克复商虢。)
第三次北伐(加兵宛叶,兵进蔡州。)
第四次北伐(横扫中原,破虏似虎。)
第3个回答  2023-05-14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义士和军事将领,在宋朝时期,他以抗金护国为己任,有着众多辉煌的历史功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击北伐金兵:岳飞奋勇抗击金朝的北伐,率领宋军取得了多次胜利,阻止了金军向南扩张的步伐,并最终在黄麻起义中击败了金军。2. 整顿军纪:岳飞执掌军纪,实行以德治军,强调纪律,整顿了宋军的队伍,精心组织训练,提高了士兵的战斗能力。3. 精通兵法:岳飞通晓兵法,对战争战术有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他以兵书和战例启发士兵,教育了他们战斗的技能和方法。4. 建设军队:岳飞重视军事建设,注重军队的装备和训练,建立了军营,加强了军事监察,使已经战斗过的宋军变得更加强大。5. 保护人民:岳飞十分关爱人民,注重战争后的安置和重建工作,维护了普通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树立起“民生至上,安邦定国”的理念。
第4个回答  2023-05-10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将领和政治家,他有许多历史功绩,包括:1. 成功领导义军抗御金国侵略,保卫中国领土和国家安全。2. 在淝水之战中,他率领宋军打败来犯的金军,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3. 在政治上,他坚持与辽国和金国不妥协,主张统一中国,一直得到民间群众和一些皇帝的支持。4. 他提倡军事改革和加强士兵训练,使得宋军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5. 他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著作有《大宋宣和遗事》和《岳阳楼记》等。因此,岳飞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和民族英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