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新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是哪一集?

如题所述

新三国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剧情。

“七擒孟获”《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刘备病逝白帝城后,蜀国南边相继发生叛乱。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经过充分准备后,亲率大军南渡泸水(金沙江),迅速平定了云、贵地区的叛乱,巩固了蜀国的后方。

在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南征中,诸葛亮为了达到“攻心为上”的目的,七次抓住孟获,又七次放走了他。

孟获被孔明七擒之后发誓永远效忠蜀汉,孔明让他继续管理蛮邦,无疾而终。

如今,云南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七擒七纵”的地点。

扩展资料:

“七擒孟获”的传奇大多获得公认。传奇不是传说,有必然的史实依据。正面评价,“七擒孟获”是儒家文化“仁者无敌”的延伸与升华。

这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具备“正统汉才”的战例, 诸葛亮的“正统汉才”,吸取了先秦两汉以来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刑治”思想,治军侧重于法,理政则侧重于儒,但其焦点思想仍为儒家思想。

面临周边甚几多数民族地域,诸葛亮提出了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对策,表现了“汉才”的宽仁。

这对于收服“南夷”的人心,无疑起到了正面感化。彝族首领孟获终极对诸葛亮的“汉才”感佩不已,哪里不仅有“智勇”,更有“仁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三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新三国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剧情。七擒孟获在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第六十七集。

在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第六十七集七擒孟获剧情:

诸葛亮五擒五纵孟获之后,攻下三江城,直逼梁都洞银坑山。孟获之妻祝融夫人见情况危急,亲自在银坑山与蜀军交锋,擒了张嶷和马忠两员蜀将。

诸葛亮派赵云、魏延将祝融夫人擒获,换回张、马二将。次日,孟获请八纳洞主木鹿大王前来助阵,放出猛兽,赵云、魏延无法抵挡,只得撤兵。

二将向诸葛亮请罪,诸葛亮微笑道:“不怪你等,我在隆中之时,就知南兵有驱兽之法,此次南征已备下破此阵之物,明日待我亲去迎战。”

诸葛亮乘车督战,待南兵驱赶野兽扑来,一挥羽扇,掌车军士打开红油柜车,露出十个木制假兽。军士用火将假兽腹下火线点燃,假兽口吐火焰,鼻冒黑烟,直向南兵冲去。

真兽却不敢前进,惊而转向南兵阵中冲去。南兵大乱,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蜀军乘胜夺占了银坑山。孟获无奈,令内弟带来洞主诈降,又被诸葛亮识破,孟获第六次被擒。

因其心仍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回去。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王兀突骨,率三万藤甲军在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军。此藤甲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

诸葛亮决定用火攻,他派赵云去盘蛇谷准备柴草,令魏延在半月内连输十五阵、弃七个营寨,以此诱敌深入,终于火烧了藤甲军。赵云又将祝融夫人和带来洞主等一并擒住。

孟获单骑突围,被马岱生擒。孟获以为此次被擒必死无疑,未料诸葛亮又令马谡前来放他们回去,并备美酒送行。七擒七纵自古未闻,孟获深感羞愧,至此心服口服。

又见蜀军送来稻种、干粮、马匹,深为感动,他率众人向诸葛亮请罪,表示:“丞相天威,南人永不复反矣!”

诸葛亮平定南方后,路经泸水,风涛大作,军不能渡。亮询问当地百姓后,制作馒头,以代人首,临江祭奠。

孟获回寨后,献上南中兵民、牲畜、土地表册。诸葛亮抚慰孟获,将表册交还与他,令他永为南王。下令退军。

扩展资料:

七擒孟获分别是:

1、第一次的时候,诸葛亮先是设下埋伏,然后再派人把孟获给引过来。孟获进入了诸葛亮的埋伏,被诸葛亮活捉了。

但是孟获心里不服,觉得是我自己不小心,不是你的本事,所以我不信服你。诸葛亮要的是归顺,所以就把孟获放了。

2、第二次的时候孟获打仗又打败了,但是他觉得胜负是兵家常事,等到下一次的时候,他一定会把诸葛亮给打败。诸葛亮就笑了,把孟获给放了回去,说等他准备好了再说。

3、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大傻瓜孟获让弟弟诈降,诸葛亮是谁,怎么会看不破这点雕虫小技。于是将计就计,在酒里面下了药。

这一天晚上,孟获去打诸葛亮,但是毫无意外,反而被打得落花流水。孟获又被捉了,这次他说是因为自己的弟弟喝酒把自己的正事给耽误了。

4、第四次的时候,孟获扮作鬼神,但是诸葛亮自然有他自己对付孟获的方式。孟获一次比一次落得狼狈,还是不服气,连借口都不找了。诸葛亮也不生气,又把他放回去了。

5、第五次的时候,孟获去求援助了。但是找错了人,被人给绑了,直接去送给了诸葛亮。孟获说自己失误,不服气,所以诸葛亮高风亮节的又放了他。

6、第六次,孟获让自己的妻子帮助自己,在打仗打不过之后又使出了诈降这一招,依然被诸葛亮识破了。孟获这时候说,如果下一次诸葛亮还能捉住他,他就归从。

7、第七次,两军再次大战,孟获彻底心服口服,真的投降了。

人物介绍:

孟获,据《汉晋春秋》有载,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彝族)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汉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

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发兵攻打孟获并在盘东擒获了他。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汉南方的民心。

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敢再次叛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擒孟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2

新三国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剧情。七擒孟获在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第六十七集。

在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第六十七集七擒孟获剧情:

诸葛亮五擒五纵孟获之后,攻下三江城,直逼梁都洞银坑山。孟获之妻祝融夫人见情况危急,亲自在银坑山与蜀军交锋,擒了张嶷和马忠两员蜀将。

诸葛亮派赵云、魏延将祝融夫人擒获,换回张、马二将。次日,孟获请八纳洞主木鹿大王前来助阵,放出猛兽,赵云、魏延无法抵挡,只得撤兵。

真兽却不敢前进,惊而转向南兵阵中冲去。南兵大乱,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蜀军乘胜夺占了银坑山。孟获无奈,令内弟带来洞主诈降,又被诸葛亮识破,孟获第六次被擒。

因其心仍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回去。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王兀突骨,率三万藤甲军在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军。此藤甲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

诸葛亮决定用火攻,他派赵云去盘蛇谷准备柴草,令魏延在半月内连输十五阵、弃七个营寨,以此诱敌深入,终于火烧了藤甲军。赵云又将祝融夫人和带来洞主等一并擒住。

孟获单骑突围,被马岱生擒。孟获以为此次被擒必死无疑,未料诸葛亮又令马谡前来放他们回去,并备美酒送行。七擒七纵自古未闻,孟获深感羞愧,至此心服口服。

扩展资料:

七擒孟获原因:正确使用攻心战,使对方心悦诚服。

孙子兵法说:“凡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翻译为:孙子说:所有的用兵方法当中,保全一个完整的、没有被严重破坏的敌国而又使她屈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再采取战争毁灭手段。

同理,对于敌国的有生力量军、旅、卒、伍,如果能全部收降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才考虑战争手段攻灭之。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不用战争手段而降服对手,才是最好的。

战争只是手段之一,并不是目的;拥有高超的兵法,不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个战略上的失误往往能让无数次战术上的胜利化为乌有。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使蜀国的大后方长时间稳定,有利于讨伐魏国,统一中原,兴复汉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擒孟获

第3个回答  2019-10-02
陈建斌版的《三国》电视剧没有“七擒孟获”的剧情;鲍国安版的老三国“七擒孟获”在第67集。小说中在第87回、88回。看书是最有收益的。
第4个回答  2019-12-03
新三国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剧情。 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