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甲鱼,蛇可以做什么菜.

用甲鱼,蛇可以做什么菜.

油亮亮,黄澄澄焦香蛇段瞬间变森森白骨

于是吃无毒的,呆头胖脑的海豹蛇,水律蛇是吃肉头,吃有毒的,桀骜不驯的毒蛇们如饭铲头,眼镜蛇是吃“补”。 吃那毒蛇中身材庞大的过山峰,则二者兼收,当然也要付出与海豹蛇不可同日而语的价钱。

秋风起,三蛇肥。大条海豹蛇蜷在扁铁笼里。点一碟“椒盐蛇碌”,跟着“部长”(广东饭店里管点菜的,有跟食客讨论菜单的权力和知识,与普通收盘子的跑堂有别)象挑石斑龙虾一样挑蛇。上秤一称,两斤三斤,食客点头,伙计便拎着蛇直趋后堂。半小时后一碟油亮亮,黄澄澄,放射状排列的“蛇碌”就上桌了,滋滋地冒着热气。

真正的老饕们是不会在你推我让,传杯换盏中让美食委屈地慢慢变凉,登时人手一段,齐齐亮出雪白的獠牙。待焦香的蛇段变成森森白骨,才弃置骨碟,长舒一口气。“椒盐蛇碌”是蛇满足人类“大块吃肉”所做的最大努力。

虽然某些豪爽的大肚汉一定会抱怨两条大蛇加起来也不如一个肘子,对于这样的言论我们只能抱以怜悯的同情——兄弟,你找错席面了。换个熟肉铺子试试吧。

白骨如山,印度朋友:“蛇肉的味道,介于鱼肉和鸡肉之间。”

我曾经带一个印度朋友吃蛇,白骨如山后,他总结道:“蛇肉的味道,介于鱼肉和鸡肉之间。”作为一个异族,以一次吃蛇的经验便可得出这样的正确结论,说明蛇肉之美是相当客观的。蛇肉的质地的确介于鱼鸡之间,比鱼肉紧致有弹性,比鸡肉细腻滑爽。除椒盐外,要想大口吃蛇,还有卤水蛇段,爆炒蛇片,美极蛇段,管饱。当然前提是你的胃是广东型而非山东型的。

我曾在顺德附近的一个小镇吃过非常民俗的蛇。“蛇王”就在门外不远处,一刀斩下蛇头,在肚腹上一划, 便轻松剥下蛇皮。爬行动物神经反射级别低,蛇身尚在扭动。起肉煎炒是厨房的事。开饭时每人面前有两小杯白酒,主人请一相貌堂堂的伙计在客人面前出示蛇血一杯和蛇胆一个,继而在每人面前的酒杯里分别滴上一滴蛇血和蛇胆,酒登时变得鲜红和碧绿。刍荛道这种吃法补不可言,现在想起来觉得是一种行为艺术。接下来的菜肴却也没什么出奇,只是做法乡野,佐料大胆特别,香气更为浓烈。

“太史蛇羹”是广州美食界的泰斗南海十三郎的父亲江太史所传。从香港的“蛇王芬”,“蛇王二”出产的成品上看,当是用好上汤炖拆细蛇丝和鸡,鲍鱼,花胶,冬菇等除鱼翅外所有想象得出的粤菜名贵配料和调味,去油使清,勾芡使浓,趁热洒一把薄脆和白菊花瓣。主流吃法是一碗蛇羹,一碗饭和一碟“润肠”的肥厚腊味,包括广东腊肠,肝肠(讲究一点是鸭肝肠)和五花腊肉。

据说正牌的太史家蛇宴比这讲究了不知多少里地,蛇的身份要金环银环,菊花瓣柠檬丝要专人养护,还有定与果子狸同吃。广东菜驰名南北的“龙虎斗”,据说是蛇猫同炖。多少文人墨客信誓旦旦,绘声绘形地转载引用。然而与活吃猴脑一样,人人都是听说过却没见过。

在香港活活地吃蛇不是间间店都可经营,但“蛇王某”的招牌还是在最繁华的中环随处可见(特别是中环)。到了蛇季,店家都在墙上贴出喜气洋洋的红纸招贴曰“新到广西肥壮五蛇”。本地人见惯不惊,外地人看了吓一跳。

“蛇王芬”是中环最有名的蛇餐馆,除季节性的蛇餐外,烧味腊味和煲仔菜都很有名。黑底金字的匾额,与陆羽茶室一样俨然是香港传统粤菜的长老会成员。餐馆门面有中英日文介绍,很多反叛的,胆大的东洋西洋人前来接受挑战。但为了照顾友邦人士的神经,一般没有装蛇的大铁笼在店外展示。象“有情饮水饱”里那种活蛇满地随处走的情形,只会发生在电影里。

婉约蛇火锅蛇肉薄而精

火锅吃法是蛇门新秀。广东人吃火锅,汤底构成有豪放派婉约派之分。

豪放派以性格鲜明的寥寥几样材料入清水,在一桌饥饿的红眼中武火煮沸,便可迫不及待地投入肥牛鹅肠,滑鸡鱼生,如芫荽皮蛋锅,蕃茄锅的便是。婉约派要林林总总多种鲜味材料和药材,文火细煎,熬得汤浓,拣去配料,另置于美器中,于一桌正襟危坐的美食家面前慢慢泛起鱼眼泡儿。待汤滚至媚眼如丝,方徐徐加入更鲜之物,如清远鸡,中华鳖,继续枯坐待鲜味四溢,方可起锅,一人一碗,吃完大家互相握手言欢。

蛇肉薄而精,当然不耐与肥牛抢风头。要吃蛇火锅,必入婉约流。而蛇骨入汤底为一丝不苟的粤菜食府之必做功课。

什么都能入粥的广东,自然也少不了蛇粥。水蛇粥最廉宜普遍,哪家粥铺里都有。吃的时候能分辨出一点细细的蛇肉蛇骨,更多的肉还是来自其它物种。与滑鸡粥,艇仔粥,及第粥,皮蛋瘦肉粥,香芋石螺粥相比,蛇粥的味道实在不能超级美味。它的存在,更多是填充粥铺的大而全。

因为野蛇日渐减少,吃蛇的人日渐增多,现在蛇也可以象养鸡养猪一样在饲养场中繁殖育肥,然后走进汤锅油锅。有激进保守主义的美食家在报上慨叹家蛇不如野蛇香,对这样的人我们只好同情地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羊身上长出蛇肉,从此再无生态破坏之忧虑,人们将面无惧色地于超市选购包装精良的冷冻蛇块,而且家常还能煎蛇扒包蛇肉饺子调剂口味。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推测,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

广东吃蛇史

广东人吃蛇,已有悠久的历史了。《史记》中提到的地理书《山海经》,便在《海内南经》章中载:南方人吃巴蛇,可免“心腹之患”,是为驱除疾病的饿。

距今2千多年前,汉朝人刘安的《淮南子》又载:“越人(指广东)得蚺它(音”南蛇“)以为上肴,中国指北方及河南、陕西一带)得之无用。”蚺蛇大而无毒,北方人是不吃的。

此后,唐代的段公路著《北户录》、段成式著《酉阳杂记》也有广东人吃蛇的记载。及至宋朝朱沃在《萍州可谈》中明确指出:“广南食蛇,市中卖蛇羹。”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经典著作《本草纲目》中记:“南人嗜蛇”。

广州的蛇餐馆原名“蛇王满”,闻名海内外,曾经接待过杨振宁、李政道博士。杨博士是安徽人,李博士是苏州人,慕名前来。

作家李六如写的,《六十年的变迁》,“文革”前非常风行,其中就提到广州吃蛇的精彩场面。蛇羹一上了席,就难以分辨,其肉远比鸡肉为美。毒蛇更为理想,将银环蛇、眼睛蛇、金环蛇去头剥皮,蒸熟或浸熟蛇身,在撕成肉丝,加入鸡肉丝、果子狸肉丝、鲍鱼丝、花胶丝、冬菇、木耳、再加入生粉、菊花,制成蛇羹,便是上菜。如果想量多而丰厚,还可加水蛇、锦蛇混入配置,就是“五蛇羹”了。

蛇菜花样繁多,除蛇羹外,还有百花酿蛇脯、原盅炖三蛇、三蛇炖乳鸽、炒蛇片等不胜枚举,除两广外,这种菜谱为外省所罕见。

参考资料
http://culture.163.com/05/0925/18/1UH205IC00281KRF_2.html

红烧甲鱼
原料/调料]
甲鱼1只约1000克,猪肉250克,鸡肉250克,猪油50克,大蒜头10瓣,上汤2杯,胡椒、香油各少许,酱油、姜片、葱白各适量。
[制作流程]
①将甲鱼头部用麻绳拴住吊起,用刀刺颈放血,砍去头、爪。然后入滚水中煮利壳,剥去甲壳和内脏,用手撕下裙边,将肉切成块。漂洗干净。

②选用五花猪肉刮洗干净,切成块,鸡肉亦切成块;将猪、鸡肉一起入开水中煮过捞出。锅内放猪油烧至六成熟,将姜(拍破)、葱白段放入炸出香味,放入鸡肉、猪肉炒匀,加甲鱼、盐、酱油、料酒、鲜汤在小火上煮熟。

③大蒜入笼蒸熟,锅内甲鱼煮熟时放入胡椒、大蒜将汁收浓,然后拈去姜、葱及肉块不用,将甲鱼捞入盘中,再将味精、香油放入汤汁内,浇在甲鱼上面即可。

清炖甲鱼汤
我县民间有“鲤鱼吃肉,王八喝汤”的说法,意思是吃鲤鱼目的在食其肉,而吃甲鱼(俗名“王八”)目的则在于喝汤,因为甲鱼营养全面,最适宜于做汤喝,这样更能起到大补的作用,所以甲鱼的一般吃法是做汤。
甲鱼汤的基本做法是,取湖产活甲鱼1只(约1公斤左右)。取生鸡半只(约200克)葱、姜、蒜片各少许作为配料。准备清汤5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精2克,花生油30克,香油5克,八角2粒,作为调料。
将活甲鱼剁头,控净血,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稍烫捞出,刮净黑皮,再放入沸水煮约5分钟捞出,揭开硬盖,取出五脏,剁去爪尖,将甲鱼、鸡剁成方块,用沸水氽过。刮去硬盖上的脏物薄皮。
勺内放入花生油,用旺火烧热,下入葱、姜、蒜片、八角炝锅,出香味后烹入清汤、料酒,下甲鱼、鸡块,烧沸去浮沫,改用中火烧约45分钟,至甲鱼、鸡块熟烂,汤呈乳白色时,移至旺火,放入精盐、味精、香油,调好口味即成。�
风味特点:汤汁白中透黄、鲜香异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7
我没做过,但是吃过,嘎嘎

按照我们这边的吃法,都是炖一起吃

厨房的师傅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像顿鸡一样,把肉顿烂就好

只是喜欢什么口味放什么料,放半只鸡进去调汤也可以

另外就是:你用的蛇如果是很毒的,可以拿蛇血兑些60度左右的白酒,1比1,直接喝

白酒不要度数太高,太高的话血会碎的(我们一般都用56度二锅头)。

就这样啦,嘎嘎,希望你能作出一顿可口的美食。
第2个回答  2008-08-06
甲鱼:清蒸甲鱼(可放些香菇、黑木耳、火腿)

蛇:蛇羹、蛇汤
第3个回答  2008-08-07
甲鱼堡汤,蛇椒盐 与甲鱼相克的食物:

甲鱼不宜与桃子、苋莱、鸡蛋、猪肉、兔肉、薄荷、芹菜、鸭蛋、鸭肉、芥末、鸡肉、黄鳝、蟹一同食用。
第4个回答  2008-08-07
甲鱼 操 蛇P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