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仓收益和持有收益的区别

基金持仓收益和持有收益的区别

持有收益一般是指单只基金的收益率,而持仓收益是指投资者整体基金的收益,比如,投资者购买三只基金的资金相同,其收益分别为5%,6%,7%,则投资者持仓的收益率=(5%+6%+7%)/3=6%。

投资者一般把持仓收益率来衡量其盈亏情况,除此之外,投资者在卖出基金之后,其到手的收益率和持仓收益率有所差别,其主要原因如下:

1、投资者在当日的15:00之后卖出基金,按照下一个交易日的净值计算赎回金额,如果下一个交易日基金出现下跌走势,则在其赎回当天的基础上,减去下一个交易日的亏损,反之,如果下一个交易日净值上涨,则要加上下一个交易日的盈利。

2、基金在卖出时,要收取一定的赎回费用,从而导致投资者的持有收益减少,其赎回费用与投资者的持有天数呈反相关,即投资者持有天数越久,其赎回费用越少,持有天数越短,其赎回费用越多。

拓展资料:

基金收益主要来源于基金资产运作中的利息收入、股利收入、资本利得、资本增值等。这些收益在扣除了基金运作费用 (包括经理人费用和保管人费用) 后,剩余的部分用于基金证券的分配。

基金收益一般应作如下分配:

(1)确定收益分配的内容。

确切地说,基金分配的客体是净收益,即基金收益扣除按照有关规定应扣除的费用后的余额。这里所说的费用一般包括: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支付给托管人的托管费、支付给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费用、基金设立时发生的开办费及其他费用等。

一般而言,基金当年净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亏损后,才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基金投资当年净亏损,则不应进行收益分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收益和费用数据都须经过具备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确认后,方可实施分配。

(2)确定收益分配的比例和时间。

一般而言,每个基金的分配比例和时间都各不相同,通常是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基金契约或基金公司章程中事先载明。在分配比例上,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基金必须将净收益的95%分配给投资者。

而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则规定,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在分配时间上,基金每年应至少分配收益一次。

(3)确定收益分配的对象。

无论是封闭式基金还是开放式基金,其收益分配的对象均为在特定时日持有基金单位的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通常需规定获得收益分配权的最后权益登记日,凡在这一天交易结束后列于基金持有人名册上的投资者,方有权享受此次收益分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